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诈骗罪主犯如何认定

更新时间:2022.10.14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依法律规定和具体犯罪情形。 诈骗罪中主犯如何认定需要依法律规定和具体犯罪情形。诈骗罪的共同犯罪中的主犯的认定标准是: 1、组织、领导诈骗犯罪集团进行犯罪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是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对社会危害性负主要责任的人为主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律师普法
  • 诈骗罪从犯认定是如何的
    诈骗罪从犯认定是如何的

    诈骗罪从犯的认定标准如下: 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 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3、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

    2021.03.15 246
  • 如何认定诈骗犯刑事犯罪中止
    如何认定诈骗犯刑事犯罪中止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

    2020.02.06 72
  • 诈骗犯罪的主从犯怎么认定
    诈骗犯罪的主从犯怎么认定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诈骗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认定为诈骗犯罪的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认定为共同犯罪的从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020.02.16 112
专业问答
法律短视频
  • 教唆犯罪如何认定 01:20
    教唆犯罪如何认定

    教唆犯,是指行为人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行为。在教唆犯罪中,教唆人一般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 教唆犯罪应从以下

    367 2022.10.28
  • 犯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00:56
    犯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用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以私自占有的目的,故意虚构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以诈骗金额分为三个标准。 1、诈骗金额达到较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财物为两千元至四千元的情形,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1,478 2022.04.15
  • 如何构成诈骗罪 01:09
    如何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595 2022.10.08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诈骗罪主犯如何认定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