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交通事故法律常识

交通事故责任怎样赔偿

更新时间:2022.03.29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根据该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即对于两机动车之间所发生的交通事故而产生的损害,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来确定是否承担责任及担责大小。 2、根据该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即对于机动车驾驶人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而言,则是采取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应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适用过失相抵,以此决定是否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交通事故当事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及事故当事人在事故中原因力的大小所做的认定。它不同于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是根据法定或约定及行为人侵权行为的过错所应当承担的一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无事故责任并不一定不赔偿(如机动车与行人事故),负事故全责也不一定承担赔偿责任(除非行为故意)。如:无照驾车正常行驶,发生交通事故,不一定承担赔偿责任,虽然无照驾车是一种严重违章行为,但该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无照驾车本身不是事故发生的必然因素。 新《交通安全法》第73条、《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 15、16条都规定了认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应从以下三个标准认定: 1、事故当事人行为与事故发生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认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首先要看行为人的行为和事故的发生和损害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因果关系,即使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不应有事故责任。 2、事故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即对事故发生原因力的大小。原因力是指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共同原因中,每一个原因对损害结果发生或者扩大所发挥的作用力。 3、当事人过错的程度。在因果关系确定以后,对当事人的责任比例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当事人过错程度来确定的。 其中,全国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于2003年3月26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会议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接受了《人民法院报》记者的采访时就明确指出: 关于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在审理机动车致非机动车一方人员伤亡的案件时,应当贯彻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的原则。机动车行为人在无过错的情况下造成非机动车一方人员伤亡的,除非出于受害人自杀等行为人难以控制的情形,行为人仍应给受害人适当的赔偿;在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的情况下,即使受害人有重大过失,也只能按照过失相抵原则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而不能免除其赔偿责任,更不得判决过错相抵后再要求受害人赔偿机动车一方的损失。要正确对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实际上是对交通事故因果关系的分析,是对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确认。要避免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简单等同于民事责任的分担,应将其作为认定当事人承担责任或者确定受害人一方也有过失的重要证据材料。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从交通事故认定书划分责任的依据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交通事故的责任有两个因素,即行为人对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前述条款中的“作用”与“过错”并列,与民法中的“过错”不是同一概念,在交通事故中,行为人有同等的过错不一定承担同等的责任,过错大的不一定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人。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该规定中,此类交通事故归责的依据不是发生侵权行为时的过错大小,而是侵权行为发生后其他违法行为。因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时归责方法与民法上的归责原则存在区别。此外,在举证责任负担、责任人的范围等方面,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也与民事诉讼存在不同之处。综上,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做出行政决定所依据的主要证据,虽然可以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但由于交通事故认定与民事诉讼中关于侵权行为认定的法律依据、归责原则有所区别,同时,交通事故责任也不等同于民事法律赔偿责任,因此,交通事故认定书不能作为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分配的唯一依据,行为人在侵权行为中的过错程度,应当结合案情,全面分析全部证据,根据民事诉讼的归责原则进行综合认定。 以上是交通事故责任与赔偿规定
律师普法
  • 怎样确定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顺序
    怎样确定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顺序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

    2020.08.25 189
  • 交通事故不赔偿终身,交通事故承担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不赔偿终身,交通事故承担赔偿责任?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1.04.23 203
  • 交通事故责任人连带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人连带赔偿责任

    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以买卖或者其他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2021.01.12 188
专业问答
  • 发生交通事故,那么交通事故责任与赔偿责任怎样分?

    应区分责任双方是主体是什么性质,如果双方均是机动车,刚根据双方过错各自承担;如一方是机动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则区分不同情况予以认定。如果有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那就机动车一方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了。

    2022-12-15 15,340
  • 怎样赔偿交通事故同等责任

    事实上,只有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才各自承担50%的责任。 如果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即使《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双方同等责任时,机动车仍要承担至少60%的责任。 法律依

    2022-05-10 15,340
  • 交通肇事按责任怎样赔偿,交通肇事按责任怎样赔偿

    交通肇事是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造成人员或牲畜伤亡、车辆损毁、建筑物倒塌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那么,交通肇事按责任怎样赔偿,交通肇事按责

    2022-04-19 15,340
  • 怎样确定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责任主体

    在特殊侵权责任中,责任主体和行为主体可能同一,也可能分离。在交通肇事损害赔偿责任中,责任主体和行为主体在大部分情况下符合分离的特征,在个体运输与私家用车的情况下,则符合责任主体与行为主体同一的特征。特

    2022-08-1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交通事故非机动车负主要责任怎么赔偿 00:59
    交通事故非机动车负主要责任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非机动车负主要责任的,那么需要承担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以交警部门工作人员出具的责任认定书为判断标准,进行具体的赔偿金额确定的,那么需要承担主要责任,以及需要承担赔偿的主要责任。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

    6,626 2022.05.11
  •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赔偿比例是多少 01:44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赔偿比例是多少

    交通事故中次要责任的赔偿比例是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交通损害的大小以及保险的责任限额来具体认定的。 在交通事故中被认定为次要责任,则说明你方的过错程度相对主要责任方较小,相对承担的责任比例较低,故比列会小于50%,司法实践中具体比列还要区分交

    3,029 2021.04.25
  • 交通事故无责方怎样向全责方索赔 00:53
    交通事故无责方怎样向全责方索赔

    交通事故无责方可以通过协商和起诉的方法,向全责方索赔。发生交通事故后,无责方可以和肇事方先通过协商的方法,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以及赔偿方法。如果一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双方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那么可以向被告所在地的管辖区人家法院提起诉讼。侵

    2,078 2022.05.11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交通事故责任怎样赔偿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