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假冒专利罪既遂立案标准

更新时间:2022.03.2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对于假冒专利罪的立案标准回答如下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又假冒他人专 4.造成恶劣影响的。 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罪立案标准第1项规定,“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这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侵犯他人专利权,假冒他人专利违法所得数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形。 所谓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机关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者其所在单位对发明创造在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国家为了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切实保利权人的权益,建立了专利管理制度。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专利权人对专利的专有权,而且也侵犯了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 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包括两种情形: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专利。专利权人,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单位;既可以是外国人,也可以是我国公民。 (2)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具体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窃用专利方法,冒充他人专利产品的行为。应当注意,这里的“专利”必须是在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内的专利,超过专利保护期限的不受法律保护。 本罪立案标准第2项规定,“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于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导致的专利权人直接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 本罪立案标准第3项规定,“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又假冒他人专利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中附则的规定,是指接近本罪立案标准第1项、第2项规定的数额标准,并且已经达到该数额标准的80%以上,即假冒他人专利,“违法所得数额在8万元以上的,或者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40万元以上”。所谓“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因假冒他人专利,曾经受过2次或者2次以上的行政处罚。至于受处罚的种类、具体时间以及2次处罚之间的时间间隔多长,均不受影响。只要单位或者个人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2次或者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假冒他人专利,违法所得数额在8万元以上的或者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40万元以上,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本罪立案标准第4项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应当立案追究。这主要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假冒他人专利,不符合上述关于本罪立案标准的三种情形之一,但其行为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严重损害专利权人的利益或者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等。至于什么情况属于“造成恶劣影响”,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本罪的构成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专利权人的专利权和我国的专利管理制度。 所谓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依法享有权利,包括专利实施权、专利许可权、专利转让权、专利标记和署名权等。假冒他人的专利首先侵犯专利权人的专利权,而该权利又是依据《专利法》取得并受《专利法》保护,所以,该种行为必然又侵犯以《专利法》为核心和基础的专利制度。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假冒他人的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假冒他人专利。所谓假冒他人专利,是指在自己的产品、方法或外观设计上标明他人已取得专利权的专利标记和专利号,冒充他人专利的产品、方法或外观设计的行为。如果不是假冒他人的专利,而是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标明一个不存在的专利标记或专利号,谎称为专利产品,则不构成本罪,而是冒充专利的行为。 (2)假冒行为必须发生在专利权的有效保护期限内。这是本罪的特定犯罪时间。如果假冒他人已过期的专利,则不构成本罪。因为专利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后,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3)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一般认为,情节严重包括非法经营数额较大或者非法获利数额较大或其他情节。至于达到多大数额才算情节严重,则应由司法解释确定。我们认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多次假冒他人专利,经处罚后仍不改正的;假冒他人专利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假冒他人专利在国际上或国内造成很坏影响等。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多数情况下是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企业。 4.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未经他人许可,并且对自己的假冒行为的后果已经预见,但仍然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如果是由于过失而在专利产品上标错了专利标记或专利号,或者在非专利产品误用了他人专利标记或专利号,则不构成本罪。 本罪的认定 首先,要把假冒专利罪与一般专利侵权行为区别开来。二者的界限就在于“情节是否严重”。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假冒专利行为才构成假冒专利罪,否则,只是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 其次,要把假冒专利罪与《专利法》允许的行为区别开来。 根据《专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下列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是法律允许的行为: (1)专利权人制造或者经专利权人制造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使用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2)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的。 (3)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4)临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 (5)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6)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专利局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最后,应把假冒专利罪与冒充专利的行为区别开来。冒充专利是指把自己生产的非专利产品凭空捏造一个不存在的专利标记或专利号,谎称为专利产品,而不是假冒他人的专利。从《刑法》的规定来看,冒充专利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所以,假冒专利与冒充专利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罪与非罪的区别。由于行为人所冒充的专利权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也不会发生专利侵权的问题。但冒充专利是一种破坏专利管理制度、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本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16条和第220条的规定,犯假冒专利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律师普法
  • 达到什么标准假冒专利罪才能立案?
    达到什么标准假冒专利罪才能立案?

    假冒专利罪的立案标准是: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4、其他情节严重

    2020.08.25 79
  • 假冒专利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假冒专利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根据法律规定,假冒专利罪既遂的惩罚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罪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情形。

    2020.09.26 101
  • 假冒专利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假冒专利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假冒专利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的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处罚。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法规,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假冒专利犯罪的主体

    2020.02.01 106
专业问答
  • 假冒专利罪既遂又犯假冒专利罪如何处罚?

    假冒专利罪既遂判刑标准为: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2023-02-04 15,340
  • 既遂假冒专利罪判多久

    假冒专利罪的量刑: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假冒专利不构成犯罪则只需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处

    2022-07-11 15,340
  • 达到什么标准假冒专利罪才能立案

    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

    2022-06-26 15,340
  • 刑法中如何规定假冒专利罪既遂量刑标准?

    对于假冒专利罪的既遂的量刑标准为: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2023-02-10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假冒专利罪量刑标准 01:41
    假冒专利罪量刑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假冒专利罪的适用范围,通常仅限于《专利法》中规定的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而行为人冒充他人专利行为、或者专利人的专利被侵权的行为则完全被排除在刑罚的处罚之外。 从我国的专利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来说,行为人冒充他人专利行

    1,261 2022.04.17
  • 假冒专利罪是指 01:10
    假冒专利罪是指

    假冒专利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违反专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假冒专利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的客体属于复杂客体,既扰乱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犯了

    818 2022.04.17
  • 什么是假冒专利罪 01:06
    什么是假冒专利罪

    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专利的相关法规,假冒他人专利的情节严重的行为。假冒专利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不仅个人可以构成假冒专利罪,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也可以构成。假冒专利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一般具有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但有一些出于损害他人的声誉

    1,01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假冒专利罪既遂立案标准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