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民事诉讼法律常识

民事案件答辩问题

更新时间:2022.05.0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标题。居中写明“民事答辩状”。 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写入民事诉讼法答辩。写明答辩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如答辩人系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应在其项后写明其法定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及其与答辩人的关系;答辩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其名称和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如答辩人委托律师代理诉讼,应在其项后写明代理律师的姓名及代理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名称[1]。 3.答辩缘由。写明答辩人因××一案进行答辩。民事答辩状,是民事被告、被上诉人针对原告或上诉人的起诉或上诉,阐述自己认定的事实和理由,予以答复和辩驳的一种书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或被上诉人,被告或被上诉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提出答辩状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不是诉讼义务;但被告人或被上诉人逾期不提出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律师普法
  • 医疗纠纷问题答辩状
    医疗纠纷问题答辩状

    医疗纠纷答辩状,需要写清答辩人、案由、答辩请求、事实与理由、日期等信息。

    2020.02.15 217
  • 民事案件答辩人必须有委托人吗
    民事案件答辩人必须有委托人吗

    民事诉讼答辩人可以委托。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答辩是相对起诉而言的,是被告针对原告起诉的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答复和辩解。根据相关规

    2020.01.29 92
  • 改正答辩状应注意的问题
    改正答辩状应注意的问题

    答辩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1.是否有必要写答辩状; 2.受诉法院是否有管辖权; 3.收集证据; 4.如果原告提起了财产保全,应当权衡利弊,确定如何应诉; 5.双方是否有和解或调解的余地。

    2020.08.11 97
专业问答
  • 民事赡养问题答辩状

    1、民事上诉状答辩状根据内容,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写明答辩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如答辩人系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应在其项后写明其法定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

    2023-05-22 15,340
  • 民事财产纠纷问题答辩状

    1、不要使用过激言论。谁对谁错自有法官评说,故所用词语尽量选择中性词,特别是针对他人的人身攻击的侮辱性词语千万不能出现在你的文字中。因为答辩状是法官对你的第一印象,写的好坏是水平问题,使用过激言论和侮

    2023-09-07 15,340
  • 行政复议诉讼案件结果答辩问题

    一、首部 1标题。写明“行政案件答辩状”。 2答辩人的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 3案由。写明进行答辩的原委。 二、正方 1、答辩理由。要紧扣起诉状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诉讼请求,确定答辩的

    2022-07-30 15,340
  • 法庭上怎么答辩民事纠纷的问题

    协商解决。主要是指发生纠纷的双方,在经过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之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协商解决纠纷和分歧。 2/8 协商解决的优点很明显,程序简单,灵活多变,双方都能接受,达成和解,效果较好。缺点就是民事

    2022-07-2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民商事案件有哪些案件 01:04
    民商事案件有哪些案件

    民商事案件包括:部分婚姻家事案件、继承案件、部分专利侵权案件、部分海事海商案件、破产案件、确定选民资格案件、与仲裁有关案件、认可和执行其他法域裁决的案件等。民商事案件一般是指,以民商事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为内容的案件或纠纷,从大民法的广义角

    5,381 2022.05.11
  •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有什么区别 00:53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有什么区别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主要区别有: 1、两者性质不同。刑事案件,指的是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该要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它属于阶级矛盾性质;而民事案件,则主要指的是关于民事义务、权利性质的纠纷,它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 2、两者适用的实体法有所

    2,657 2022.04.15
  • 离婚答辩状有什么用 01:12
    离婚答辩状有什么用

    离婚答辩状,是指离婚案件中的被告针对原告起诉的事实与理由,进行答复和辩解的法律文书。答辩状可以反驳原告于起诉状中控诉的内容,能够表现出被告对同一问题与原告不同的解释,有利于被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法官在审理时对原、被告双方的婚姻状况

    1,897 2022.04.17
民事案件答辩问题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