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电子商务法律常识

我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

更新时间:2022.09.23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未达到犯罪前,行政机关会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罚,以纠正企业的不良竞争行为,保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些行政处罚主要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作出的,同时,在一些省市也有作出一些具体的量刑意见。 《反不正当竞争法》针对不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设置了不同的行政处罚,并且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 (一)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按假冒注册商标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上海市工商局公布《关于不正当竞争类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以下简称《裁量基准》指出对上述行为,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收缴并销毁其擅自使用的商品标识、包装、装潢,可以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不满2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违法所得2倍至3倍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裁量基准》指出,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存在违法经营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利用商业贿赂推销(购买)质次价高产品,造成较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等情节严重的,处以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的,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五)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广告的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裁量基准》把利用虚假广告进行宣传的行为具体认定为,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制作成分、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售后服务以及对推销商品、提供服务附带赠送礼品的品种和数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六)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有奖销售的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八)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的,其中标无效。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九)经营者有违反被责令暂停销售,不得转移、隐匿、销毁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的行为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被销售、转移、隐匿、销毁财物的价款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十)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区之间正常流通的,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者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律师普法
  • 怎样区分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竞争行为
    怎样区分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竞争行为区分如下: 1、主体不同:垄断主体一般具有经济地位优势,而不正当竞争的主体不一定具有经济优势; 2、后果不同:垄断的后果是相关领域无竞争或竞争程度低;不正当竞争的后果是行为人获得暴利或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力; 3、

    2022.04.15 442
  • 正当竞争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什么区别
    正当竞争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什么区别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竞争行为的区别主要是手段是否合法或者是否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规定了11种不正

    2020.07.16 196
  •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

    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07.23 480
专业问答
  • 目前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有哪些不正当竞争行为

    目前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以下不正当竞争行为:(1)采取假冒或混淆等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2)商业贿赂行为;(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5)不正当有奖

    2022-03-30 15,340
  • 不正当竞争行为特征有哪些, 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如何处罚

    不正当竞争行为特征 不正当竞争行为: 1.采用假冒或混淆等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6.损害他

    2022-03-08 15,340
  •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些特征,怎样对付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如下特征: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所谓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

    2022-05-06 15,340
  • 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怎样进行处罚?

    针对某些屡禁不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处罚时应当动用重典。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条款的规定从严、从快处罚,以遏制其不断蔓延的趋势,必要时还可以修订有关法律规定,加大处罚幅度。这就是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

    2022-08-04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我国现行宪法有几个修正案 00:57
    我国现行宪法有几个修正案

    我国现行宪法有五个修正案。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

    262,487 2022.04.12
  • 目前为止我国对宪法进行了几次修改 01:20
    目前为止我国对宪法进行了几次修改

    我国自《宪法》制定并实施以来,对于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现行宪法共进行了五次部分修改,分别是: 一、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二、1993年

    48,090 2022.04.12
  •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对象 01:04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行政处罚是触犯了行政法规规范的人,可能需要承担的,对于这些民事主体。如果是被责令需要承担相应的处罚,则需要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但是根据司法

    2,755 2022.04.17
我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