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间接故意的过失行为必须是犯罪的动机?

更新时间:2022.06.0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是不存在有犯罪的动机的,对于犯罪的动机一般是要达到某种的目的而进行对犯罪的前期作准备,同时对于动机与目的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才能构成犯罪的行为。
律师普法
  • 冲动型犯罪为什么是间接故意
    冲动型犯罪为什么是间接故意

    冲动型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没有预谋,临时起意,被被害人激怒的情况下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这种犯罪心态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仍然是希望或放任了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对冲动型犯罪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一般认为,冲动型犯罪

    2020.02.06 1,225
  • 共同犯罪必须是过失犯罪吗?
    共同犯罪必须是过失犯罪吗?

    不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由此可见,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必须是各共同犯罪人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

    2022.12.02 123
  • 间接故意杀人罪必须要死亡吗
    间接故意杀人罪必须要死亡吗

    间接故意杀人罪一定要死亡结果。只有主观上对可能出现的致人死亡的结果放任,客观上造成了受害人的死亡这个后果发生,罪名才成立。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3.23 100
专业问答
  • 行为犯和举动犯是否有间接故意和过失

    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诬告陷害罪等。这类常见的犯罪很多,就是犯罪既遂,故认定为一罪、船只,由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结果犯,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这类常见的犯罪有.根据我国的

    2022-10-31 15,340
  • 过失犯罪中的间接故意是怎样的?

    过失犯罪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而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

    2022-06-18 15,340
  •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作为的行为时,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犯罪。行为者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结果,希望这个结果构成的犯罪。直接故意犯罪包括1、行为者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故意犯罪的前提。首先,这里的会发生包括必然发生和可能发生两种情况。

    2021-10-22 15,340
  • 过失犯罪罪行必须有过失吗

    过失犯罪必须要有犯罪结果。过失犯是结果犯,所以,一般的过失犯罪都要看危害结果,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可以不予刑事处罚。而且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

    2023-07-19 15,340
法律短视频
  •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00:58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间接故意和过失在本质上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 1、两者在认识因素上有一定的区别,两者虽然都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认识因素上不同。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

    1,265 2022.04.17
  •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 01:10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的认定主要有: 1、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

    1,043 2022.09.06
  •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00:59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刑法中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具体来说,两者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存在差别。 在

    2,054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间接故意的过失行为必须是犯罪的动机?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