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简述贷款诈骗犯罪构成的法律条件

更新时间:2022.04.02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1、“以非法右有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在认定诈骗贷款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诈骗贷款罪论处。实际生活中、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也很复杂,如有的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行情的变动,使营利计划无法实现不能按时偿还贷款。这种情况中,行为人虽然主观有过错,但其没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故不能以本罪认定。有的是本人对自己的偿还能力估计过高,以致不能按时还贷,这种情形行为人主观上虽然具有过失,但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不应以本罪论处。只有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法取得贷款的行为,才构成贷款诈骗罪。 2、要把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区别开来。有些借贷人在获得贷款后长期拖欠不还,甚至在申请贷款时就有夸大履约能力、编造谎言等情节,而到期又未能偿还。这种借贷纠纷,十分容易与贷款诈骗相混淆,区分二者的界限应当把握以下四点: (1)若发生了到期不还的结果,还要看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履行能力不足的事实是否已经存在,行为人对此是否清楚。如无法履约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还,也不应认定为诈骗贷款罪而应以借贷纠纷处理。 (2)要看行为人获得贷款后,是否积极将贷款用于借贷合同所规定的用途。尽管到期后行为人无法偿还,但如果贷款确实被用于所规定的项目,一般也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诈骗贷款的故意,不应以本罪处理。 (3)要看行为人于贷款到期后是否积极偿还。如果行为仅仅口头上承认还款,而实际上没有积极筹款准备归还的行为,也不能证明行为人没有诈骗的故意,不赖帐,不一定就没有诈骗的故意。 (4)将上述因素综合起来考察,通过多方做客观行为全面考察行为人主观心态,从而得出是否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这对于正确区分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1、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仅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受害人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而诈骗罪的对象既包括货币,亦包括财物,对象不仅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其范围比贷款诈骗罪广泛得多。 2、发生的领域不同。本罪发生在金融领域进行贷款的过程中;而诈骗罪的领域范围则极为广泛,可以涉及任何领域,自然也包括金融领域在内。 3、侵害的客体不同。本罪不仅会对国家、公众贷款的所有权造成侵害,同时亦侵害了国家有关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其属于复杂客体;而诈骗罪的客体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完全相同。两者行为的本质特征虽然都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本罪所使用的方法却是围绕骗取贷款进行的,所使用的具体方法都是与贷款所需的文件、文件有关,如虚构引进资金、项目;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等等就是如此;而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更多样化,有时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便可达到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 5、犯罪的起点额不同。本罪的认定为犯罪的起点数额一般是1万元;而诈骗罪的起点数额一般是在3000元左右。
律师普法
  • 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1、前后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2、前后都是故意犯罪;3、前罪实施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新罪;4、前罪实施时已满18周岁。

    2021.01.10 59
  • 简述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及犯罪构成
    简述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及犯罪构成

    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犯罪构成为:客体为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主体为一般主体;客观方面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1.04.02 71
  • 简述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条件
    简述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条件

    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条件是: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手段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证据。

    2020.04.14 66
专业问答
  • 简述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及犯罪构成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

    2023-07-10 15,340
  • 请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1。前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2、前后故意犯罪;3、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新罪;4、前罪实施时已满18周岁。

    2021-11-09 15,340
  • 简述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的区别

    1、贷款诈骗罪犯罪构成上主观方面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贷款罪犯罪构成上主观方面无此要求,只要行为人使用欺骗手段骗取金融机构贷款,即可构成。 2、贷款诈骗罪侵害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即金融管理秩序及金融

    2023-07-07 15,340
  • 简述合同构成的条件

    合同成立的条件是: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2、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依法”进行;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4、合同的成立必须具备要约和承诺。

    2023-06-1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骗取贷款构成单位犯罪吗 01:09
    骗取贷款构成单位犯罪吗

    骗取贷款是否构成单位犯罪,要根据犯罪主体是单位还是个人来确定: 1、若骗取贷款的主体是单位,是构成单位犯罪的; 2、若骗取贷款的主体是个人,则不构成单位犯罪。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单位犯骗取贷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352 2023.03.29
  • 贷款诈骗罪的立案需要哪些条件 01:22
    贷款诈骗罪的立案需要哪些条件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之规定,贷款诈骗罪立案需要以下条件:一是犯罪主体:实施该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实施该犯罪要求年满16周岁。二是犯罪客体:该行为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三是主

    900 2022.04.15
  • 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00:55
    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卡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是直接

    1,89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简述贷款诈骗犯罪构成的法律条件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