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行政诉讼法律常识

回避制度行政诉讼法本法

更新时间:2022.10.28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怎么处理以及相关的规定如下: 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处理原则 1、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处理原则一 依法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我国土地分别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改革前的旧契约不能作为土地权属的依据。处理宅基地(土地)纠纷,应切实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宅基地,集体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 2、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处理原则二 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农村居民建住房,应当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使用耕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的,不予保护。法人、公民合法继承的宅基地使用权除经统一规划或个别调整外,长期不变。另外,宅基地使用权包括合法取得和合法使用两个方面。对非法扩大、抢占宅基地甚至耕地的行为应依法宣布其无效,并可给予法律制裁。在使用宅基地过程中,妨碍公共利益,侵害他人房屋、通行、排水、通风、采光等相邻权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处理原则三 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转移的原则。农村房屋发生买卖、继承、赠与等法律事由的,其所占宅基地的使用权随房屋所有权而转移。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公民在城镇依法买卖房屋时,该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权应随房屋所有权一起转归新房主使用。”关于办理农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权转移手续问题,实践中应注意掌握一个时间界限,即在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之前,农村房屋买卖中宅基地使用权均随房转移,无须办理批准手续;但自该《条例》之后,宅基地使用权须经过申请批准后方可随房转移。未经审查批准,宅基地使用权不能随房转移给买方,房屋买卖亦无效,但买主可将房屋拆走。村民迁居或者拆除房屋后腾出的宅基地,由集体收回使用,另作统一安排。但在农村合法继承的房屋,其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随房屋所有权而转移。 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怎么处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则,分别是依法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转移的原则。只有通过以上原则才能妥善解决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怎么处理这一问题。希望以上回答可以解决您的疑惑。
相关专题推荐: 行政诉讼法回避制度
律师普法
  • 行政诉讼法回避的范围
    行政诉讼法回避的范围

    1、当事人中有其亲属的。这里的亲属究竟包括哪些人,各国的法律规定并不一致。 2、与当事人的代理人有亲属关系的。当事人参与行政程序,有时聘用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处理本案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该代理人之有亲属关

    2020.06.09 217
  • 什么人适用刑事诉讼法的回避制度
    什么人适用刑事诉讼法的回避制度

    刑事诉讼法的回避制度适用的人有以下情形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 (一)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二)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三)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四)担任过本案的证

    2020.09.25 75
  • 回避制度的法定情形
    回避制度的法定情形

    回避制度的法定情形主要有以下这些:1、是本次案件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需要回避;2、与本次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3、与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影响审判公正的关系的,需要回避。此外,由于需要回避的对象不同,而决定回避的主体也不一样

    2022.04.16 4,491
专业问答
  • 关于行政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有两种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和法官主动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是指当事人认为法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法官回避。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第四十七条,

    2021-11-29 15,340
  • 行政法回避制度的解释

    处理行政案件时,案件的审判人员与本案当事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的,需要申请回避,审判人员与诉讼代理人之间存在亲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也需要主动申请回避,避免影响案件审判的公正性。

    2023-08-14 15,340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要执行回避制度吗

    行政诉讼法第55条有回避的详细诉述。

    2022-10-06 15,340
  • 行政诉讼法对回避制度的设置有哪些规定

    行政诉讼法的回避制度的法律依据是《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执法的种类一般是包括三种类型的,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执法的执行的方式,是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来进行区分的,但是都是需要由行政机关

    2023-08-25 15,340
法律短视频
  • 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什么 00:58
    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什么

    行政诉讼的主体一般是指,就实体争议依法参加到诉讼中来,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人。这里的人指的是,法律拟制人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就本质来说,诉讼主体通常是指,实体法上存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或第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

    1,321 2022.05.11
  • 行政法规是谁制定 01:09
    行政法规是谁制定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有关行政方面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

    4,098 2022.05.11
  •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01:09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了三大类体系:第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犯罪分子的行为是极其可恶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也增加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所以必须严惩犯罪分子,不可放过一个。保障人权则是国家一直以来的对国家刑罚权的规制。第二,程序公正与实

    4,604 2022.04.15
回避制度行政诉讼法本法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