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2.10.2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认识因素方面。前者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后者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 2、意志因素方面。前者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后者则持有意放任、无意防止的态度。 3、行为因素方面。前者确有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想防止而未能防止;后者则无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能够防止而不防止。
律师普法
  • 如何区分故意伤害罪(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如何区分故意伤害罪(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主要在于主观心态的差别: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主观上是故意、明知、积极追求危险后果的发生,对他人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 而过失致人死亡,主观上是过失、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

    2020.08.26 158
  • 过失致人死亡的如何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过失致人死亡的如何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行为人过失致人死亡的不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而是应当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量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行为。行为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犯罪情节较轻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2020.08.26 193
  • 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别有哪些?
    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别有哪些?

    故意伤害致死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中则没有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伤害的故意。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伤害的故意应综合全案考察主客观方面因素,分析行为人是否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是有意伤害

    2020.10.29 108
专业问答
法律短视频
  •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00:58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间接故意和过失在本质上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 1、两者在认识因素上有一定的区别,两者虽然都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认识因素上不同。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

    1,265 2022.04.17
  •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00:48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伤害他人的身体。而故意杀人罪则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违反刑法,剥夺他人的生命。这两者在责任形式上存在区别。故意伤害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即行为人对

    1,879 2022.04.17
  • 过失致人死亡罪追诉时效 01:28
    过失致人死亡罪追诉时效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追诉时效为十年。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罚在五年以上不超过十年的,则经过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法定的最高刑罚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则

    3,141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