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民事诉讼法律常识

民事诉讼中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

更新时间:2022.04.09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经若干年不行使而消灭,盖期确保交易之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盖以请求权永久存在,足以碍社会经济之发展。王泽鉴先生总结时效存在有四点理由: 1、保护债务人,为避免因时日久远,举证困难,致遭受不利益; 2、尊重现存秩序,维护法律平和; 3、权利上睡眠者,不值保护; 4、简化法律关系,减轻法院负担,降低交易成本。 以上是对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的相关回答。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律师普法
  • 请问关于民事诉讼的时效规定?
    请问关于民事诉讼的时效规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请求法院保护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如果法律有另外的规定则按照其规定。该三年的时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知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权利受损之日起二十年都没有起诉的,法院不予保护。此外,如果是请求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2021.01.01 127
  • 民事诉讼中判决生效的时间规定?
    民事诉讼中判决生效的时间规定?

    对于审限民诉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021.05.13 66
  • 民事诉讼超过诉讼时效的认定
    民事诉讼超过诉讼时效的认定

    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案件,法院会受理,但是会提示当事人,案件进入审判庭以后,法院也会主动审查诉讼时效的问题。所以,即使对方当事人不以超过诉讼时效提出抗辩,法院也会主动审查,发现没有中断、中止和延长事由的,会以判决的形式驳回诉讼请求。以判决的形

    2021.01.05 445
专业问答
  • 民法诉讼时效规定的诉讼时效有几年

    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

    2023-11-15 15,340
  • 民事诉讼怎么计算诉讼时效,有哪些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为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3-09-03 15,340
  • 民法典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及民事诉讼

    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是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果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

    2023-07-19 15,340
  •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有效的人有

    民事诉讼中中止诉讼的情形有哪些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中止诉讼: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

    2022-07-1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诉讼时效的中断 00:53
    诉讼时效的中断

    一般来说,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依照其规定。此外,最长的权利保护期间为二十年。但是,如果发生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就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具体地来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对诉讼时效

    4,716 2022.04.18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怎么规定 01: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怎么规定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诉讼时效有以下几个要点: 1、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的;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本息的;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

    3,920 2022.04.15
  •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01:14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第一,当事人一方死亡,要等候继承人是否参与诉讼案件的。第二,当事人一方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也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第三,代表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止,还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第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不能参加诉讼的,应当中止诉讼

    1,023 2022.04.17
民事诉讼中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