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如何的规定

更新时间:2022.07.3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辩护要注意: 一、审查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年龄 由于我国刑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予以从轻处罚,并对已满14周岁、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规定了不同的量刑幅度,对16周岁以下的人还涉及到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因此,对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的审查,显得就特别重要。《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九条规定:“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把是否已满 十四、十六周岁的临界年龄,作为重要事实予以查清。对难以判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实际年龄,影响案件认定的,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第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被告人提起公诉,应将有效证明该未成年人年龄的材料作为主要证据复印件之一移送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二十八条规定:“法庭调查时,要仔细核实少年被告人在案件发生时的年龄。在查明案件事实和核实证据的同时,还应当查明作案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未成年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人民法院除依照《解释》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外,还应当查明是否附有被告人年龄的有效证明材料。对于没有附送被告人年龄的有效证明材料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在三日内补送”。1991年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认定被告人犯罪时年龄问题的电话答复》明确指出:在审判中,特别是在处理死刑案件时,必须把被告人犯罪时的实际年龄作为案件的重要事实予以查清。在一般情况下,认定被告人的实际年龄应当以户口登记为基本依据,结合人口普查登记和其他有关资料,并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后加以确定。对被告人实际年龄有异议或者疑义时,更应当多方查证核实。如果有足够证据认定户口登记册上记载的年龄有误,就应以查明的实际年龄来认定。如果经反复调查,确实查不清的,应当按照从宽的原则予以掌握,以留有余地。根据这些规定,作为辩护人要特别注意重点审查以下问题: 1、审查作案时间。要特别注意审查在临界年龄阶段连续作案的作案时间。在14岁至15岁之间连续作案,不满14周岁的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在15岁至16岁作案,不满16周岁的除刑法17条规定的八种犯罪外,其他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未满18周岁前的犯罪行为从轻处罚,已满18周岁后的犯罪行为不从轻处罚。 2、审查年龄材料是否有效,有无争议。无被告人年龄的有效证明材料的,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建议退回补充侦查;对被告人实际年龄有异议或者疑义时,应当多方查证核实。如果有足够证据认定户口登记册上记载的年龄有误,就应以查明的实际年龄来认定。如果经反复调查,确实查不清的,应当建议法庭按照从宽的原则予以处理。 3、审查同案犯年龄的大小。一般年龄较小,被教唆的可能性大,判刑也应当相对较轻。 二、审查有无免除处罚或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下列情形可以免除处罚或不认为是犯罪: (一)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被胁迫、诱骗参与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属于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的,可以免除处罚或者不认为是犯罪。 (二)以下情形,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1、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使用语言威胁或者使用轻微暴力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的; 2、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盗窃财物,数额刚达到或者略过“数额巨大”标准,而其他情节轻微,又系初犯或者偶犯的;盗窃近亲属的财物,其亲属不要求对被告人定罪处罚的; 3、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提请法庭在适用附加刑时也要从轻 由于我国刑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处罚,《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十七条也规定:“制作起诉书,应当依法建议人民法院对未成年被告人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既使辩护人不提出从轻或减轻的辩护意见,法庭也会考虑对其从轻处罚。但如何从轻,法庭往往只考虑主刑从轻,对附加刑往往被忽视。因此,作为辩护人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第二款:“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罚金,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五百元。”的规定,及时建议法庭在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和判处罚金等附加刑时也要从轻处罚。 四、审查是否具备适用缓刑的条件 争取适用缓刑,这是为未成年人辩护的最好的效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三项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犯罪后有悔罪表现,家庭有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能够落实,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应当适用缓刑。(对惯犯、有前科或者被劳动教养二次以上的;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犯罪后拒不认罪的,不适用缓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法庭审理时,控辩双方向法庭提出从轻判处未成年被告人管制、拘役宣告缓刑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等适用刑罚建议的,应当提供有关未成年被告人能够获得监护、帮教的书面材料。”根据这些规定,能否适用缓刑,一是要看是否具备上述适用缓刑条件;二是要看是否有能够获得监护、帮教的书面材料。因此,辩护人除审查适用缓刑的实质要件外,还在注意搜集能够获得监护、帮教的书面材料,在庭审时向法庭提交。 五、审查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是否到庭 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有利于未成人的情绪稳定,也有利于辩护工作的开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享有申请回避、辩护、发问、提出新的证据、要求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提出上诉等诉讼权利。在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经审判长许可,法定代理人可以发表意见”。因此,辩护律师除了为未成年人的被告人辩护外,还要帮助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正确行使上述权利。 六、注意对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特别规定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由女检察人员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在搜查的时候,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作为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辩护人要注意这些特别规定,以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律师普法
  • 讯问未成年刑事诉讼法是怎么规定的
    讯问未成年刑事诉讼法是怎么规定的

    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

    2020.01.22 454
  • 未成年刑事诉讼法口供的规定是什么
    未成年刑事诉讼法口供的规定是什么

    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

    2020.02.13 307
  • 刑事诉讼法解释未成年有什么规定
    刑事诉讼法解释未成年有什么规定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

    2020.09.01 140
专业问答
  • 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是什么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违反刑法,应予以刑事处罚的行为就是未成年人犯罪。追究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所适用的程序就是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我国对未成年

    2022-02-25 15,340
  • 该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民事诉讼保护

    一、未成年人抚养问题修订后的《》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依法处理。”该规定取消了现行《

    2022-08-27 15,340
  • 未成年刑事诉讼法中法院的规定有哪些

    第二百六十六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

    2023-08-23 15,340
  • 如何向未成年人提起民事诉讼?

    未成年人提起诉讼无论从诉讼法的理论还是实践来看都是没有法律限制的,这一点可以从诉讼的主体资格来看,只要是民事纠纷,任何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不过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其不可能具备专业的诉讼常识

    2022-04-02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利用未成年人运输毒品的按照《刑法》规定如何处罚 01:33
    利用未成年人运输毒品的按照《刑法》规定如何处罚

    未成年人指的是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对于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其主要的生活来源是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则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刑法》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规定,行为人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贩卖、走私、制造、运输

    22,370 2022.04.17
  • 未成年人身损害如何起诉 01:01
    未成年人身损害如何起诉

    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承担侵权责任。《民法总则》的实施,将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分界点,由十周岁提前到了八周岁。即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

    1,632 2022.04.17
  • 未成年聚众斗殴如何定罪量刑 01:06
    未成年聚众斗殴如何定罪量刑

    未成年人聚众斗殴的定罪量刑如下: 1、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聚众斗殴的,一般不构成犯罪;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涉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依据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3、已满十六周岁的人聚众

    9,996 2022.09.06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如何的规定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