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补借条是否构成诈骗罪

更新时间:2022.12.1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看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补借条是否属于诈骗罪,主要看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到期不能偿还的,补假条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得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通常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律师普法
  • 什么叫借条是构成诈骗
    什么叫借条是构成诈骗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借款人数众多、数额较大,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借款的用途进行隐瞒或者欺骗,约定的期限届满后长期不还的,构成诈骗罪。

    2020.04.27 86
  • 虚构借款用途是否构成诈骗
    虚构借款用途是否构成诈骗

    虚构借款用途一般是不构成诈骗的。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虚构借款用途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此一般不构成诈骗。

    2020.02.01 300
  • 骗取借条而销毁是否构成犯罪
    骗取借条而销毁是否构成犯罪

    骗取并销毁借条,不构成犯罪。销毁的借条仅仅是代表债权的证据,债权债务关系没有因借条的损毁而消失,这属于民事财产纠纷,不构成刑事犯罪。 如果当时有及时报警,有警方的相关记录,并且有一份欠条复印件或者能够还原被撕毁的欠条,可以起诉追偿。

    2020.02.18 59
专业问答
  • 虚构事实借钱不还, 是否构成诈骗罪

    虚构事实借钱不还,是否构成诈骗罪要结合该罪的主客观构成要件来分析,要看具体情况。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

    2022-01-26 15,340
  • 诈骗有借条构成犯罪吗?

    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即便是有借条也可以构成犯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

    2022-04-15 15,340
  • 借款不还是否构成诈骗罪,借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及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借款不还,属于经济纠纷,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也不会判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

    2022-02-14 15,340
  • 以借钱方式骗钱是否构成诈骗?

    分情况,如果借钱时认为日后有能力偿还,并且也打算偿还,但由于客观因素确实无力偿还的,不能认定为诈骗嘴;但是如果明知自己无偿还能力,而已借钱的名义达到自己非法占有目的,日后无法偿还的,可能构成诈骗罪。

    2023-06-12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如何构成诈骗罪 01:09
    如何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594 2022.10.08
  • 借钱不还能构成诈骗吗 01:20
    借钱不还能构成诈骗吗

    借钱不还可能构成诈骗。如果债务人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他人公私财物的,属于借贷式诈骗,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涉嫌诈骗罪。但其实个人借贷一般都属于民事诉讼领域,由债权人到法院起诉债务人,而不涉及刑事。但是如果债权人

    3,814 2022.05.11
  • 口头协议能否构成合同诈骗 01:17
    口头协议能否构成合同诈骗

    口头协议如果要构成合同诈骗,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

    483 2022.07.02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补借条是否构成诈骗罪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