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犯罪过失决水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2.09.23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过失决水罪与自然水灾的区分 前者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而引起的水灾,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自然水灾并非人为的水灾,而是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因素所造成,如山洪爆发、雨水过多、河堤决口、地震等原因造成的水灾。 2.过失决水罪与决水罪的区分 过失决水罪与决水罪都是以决水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两者区别是: (一)主观方面不同,过失决水罪是出于过失,决水罪是出于故意。 (二)客观方面不同,过失决水罪必须是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才能定罪。而决水罪是只要故意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无论是否发生严重后果都构成犯罪。 (三)决水罪有既遂、未遂之分,过失决水罪则没有未遂的形态。 3.过失决水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分 过失决水罪和以决水方式故意毁坏公私财产都会造成公私财产的一定损失,其两者区别是: (一)侵犯的客体不同,过失决水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客体则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二)客观方面不同,过失决水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既可以使不特定的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损失,又可以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而故意毁坏财物罪则只能是使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损失。 (三)主观方面不同,过失决水罪主观上只能是过失,而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观上则只能是故意。
相关专题推荐: 过失决水犯罪方面
律师普法
  • 共同过失犯罪的认定问题
    共同过失犯罪的认定问题

    共同过失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但不构成共同犯罪;如果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则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只有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才是共同犯罪。

    2020.12.14 85
  • 过失决水罪判几年 如何处罚过失决水罪
    过失决水罪判几年 如何处罚过失决水罪

    保释期限是多久: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保释期限到了怎么办:会根据实际情况变更被取保候审人的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

    2020.05.17 109
  • 怎样区分决水罪与过失决水罪
    怎样区分决水罪与过失决水罪

    过失决水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该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

    2020.11.04 142
专业问答
  • 过失致人重伤罪犯罪与过失罪的判决问题?

    过失致人重伤罪法院的判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身体权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

    2022-06-05 15,340
  • 单位过失犯罪问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是存在单位过失犯罪的,比如说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等,都是犯罪在主观上存在过失的条件下成立的犯罪。这些单位过失犯罪大都集中在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和危

    2023-03-09 15,340
  • 如何理解过失犯罪的问题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

    2022-12-11 15,340
  • 过失犯罪经济赔偿问题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行为致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害人的家属是可以主张民事赔偿的,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022-12-1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665 2022.07.02
  • 决水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01:39
    决水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决水罪量刑标准分三种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决水罪侵犯的客

    437 2022.10.08
  • 土地确权后有纠纷的怎样解决问题 01:07
    土地确权后有纠纷的怎样解决问题

    土地确权后有纠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下: 1、纠纷双方协商解决; 2、向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申请进行调解来解决纠纷; 3、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

    2,274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犯罪过失决水的问题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