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是指遗嘱人将个人财产制定由某个或者某几个法定继承人来继承,而遗赠是指遗嘱人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对于遗嘱与遗赠的接受继承法律后果是不一样的。对于遗嘱来说,继承人在在遗产处理前,没有表示放弃
(1)主体不同。 遗嘱的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人或是数人(都属于公民);后者的受遗赠人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不限于公民)。 (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 遗嘱的继承人不仅有权继承遗产,而且还要负责清偿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
无遗嘱的财产,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有继承权,包括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没立遗嘱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法定继承来分配遗产,或者遗赠扶养协议来继承。其中遗赠抚养协议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所以存在合法有效的遗赠抚养协议时,那么就优先按照协议中的内容来分配遗产。而在法定继承中: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
如果被继承人生前有定下遗嘱,那么就要遗产就按照遗嘱严格分割,当然,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之下需要在法定继承的顺序下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
财产分割协议不能作为遗嘱。遗嘱是单方面的,财产分割协议是双方,遗嘱处分是个人财产,财产分割协议可以处理共同财产,因此,遗嘱和财产分割协议是不同的。死者死亡后没有合法有效的遗嘱的,应当依法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开始后,
分割财产的遗嘱需写明下列内容: 1、所有继承人的基本信息以及是否具有放弃继承的继承人的情况; 2、遗产的范围; 3、主要遗产份额内容的约定; 4、协商之后遗产分割的具体情况; 5、其继承人应当尽的义务等。
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遗赠与遗嘱继承的不同是: 1.主体范围不同。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任何自然人,也可以是国家或者集体,但不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