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民事诉讼法律常识

民事申述时效最新时效

更新时间:2022.11.29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但是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
律师普法
  • 2017年最新民事诉讼时效
    2017年最新民事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不具有溯及力原则,之前发生的纠纷适用2年诉讼时效;之后一般发生纠纷适用3三年诉讼时效,法律对此无明确规定,需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021.04.27 311
  • 最新的刑事追诉时效
    最新的刑事追诉时效

    根据法律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刑事追诉时效为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刑事追诉时效为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事追诉时效为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事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

    2022.04.12 702
  • 检察院民事抗诉最新规定时效
    检察院民事抗诉最新规定时效

    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是七日。第九条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一)不服同级或者下一级人民法院生效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审查处理;

    2020.02.28 564
专业问答
  • 如何获得最新民事案件申诉时效

    一、民事案件的申诉期限是裁判文书生效后6个月之内。 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知道或应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023-07-15 15,340
  • 民事申诉该怎么办理最新民事诉讼时效

    我国民事诉讼时效的种类有两种普通:两年特殊:1年,3年,4年,20年(不得中止,中断,但可延长)商品不合格时:违约请求权为1年,侵权请求权为2年4、民事诉讼时效的起算: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明确

    2022-07-15 15,340
  • 最新民事诉讼时效3年生效了吗

    1、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对应当知道的理解:约定还款期限的,从期限届满之日起为应当知道之日。附条件的从条件成就之日起。 对“知道”的另一把握:知道具体

    2022-08-10 15,340
  • 民事赔偿时效到2023最新规定是多久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

    2023-11-2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最长诉讼时效 01:02
    最长诉讼时效

    我国最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十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的,权利人可以申请由人民法院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自权利

    3,725 2022.04.17
  •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区别 00:52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区别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的区别有: 1、普通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超过普通诉讼时效而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会丧失胜诉权,而最长诉讼时效有20年; 2、普通诉讼时效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而最长诉讼

    4,951 2022.05.11
  •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01:07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民事诉讼时效届满之后,权利人并不会丧失起诉权,但义务人有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

    6,542 2022.04.17
民事申述时效最新时效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