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不当得利法律常识

关于给付不当得利的法律责任

更新时间:2022.08.2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不当得利是民事责任,不负刑事责任。不当得利只有在数额较大(司法解释标准1万,部分地方立案标准5千。)拒不归还时会构成侵占罪,才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律师普法
  • 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有什么区别
    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有什么区别

    给付型不当得利是由申请人给付造成的,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是非申请人的给付造成的,法律上进行区分主要有两点:第一,明确两种不同类型的给付划分证明责任;第二,是获益人在没有法律的原因占有返还给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第三,体现民法的公平原则。

    2021.02.03 346
  • 给付的是什么不当得利
    给付的是什么不当得利

    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这种欠缺给付目的既可以是自始欠缺给付目的,也可以是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或者是给付目的不达。

    2021.02.20 648
  •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的类型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的类型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的类型有: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受损人为他人之物支出费用发生的不当得利;基于第三人行为发生的不当得利,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2021.02.24 259
专业问答
  • 有关给付型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的相关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了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

    2023-03-23 15,340
  • 不当得利的法律责任以及不当得利返还义务

    不当得利的返还义务,主要包括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恶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第三人的返还义务三个方面。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

    2023-06-07 15,340
  • 什么是给付不当得利与支付不当得利

    支付不当得利是指受益人基于支付行为接受他人转移的财产或利益,因支付不足而产生的不当得利。这种缺乏付款的目的不仅可以是自始不足的支付目的,还可以是支付目的不存在,或者是支付目的不达到。此处的付款目的,即

    2021-11-29 15,340
  • 法律上有没有关于不当得利的规范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特征: (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收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2022-07-1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27 2022.12.11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1,786 2022.04.17
  •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01:22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既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旨在调整欠缺法律依据

    20,226 2022.04.15
不当得利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关于给付不当得利的法律责任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