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民间借贷法律常识

最高院有关民间借贷管理办法的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5.02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的区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51号文件的规定,逾期贷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日期还款的借款)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二点一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可见,该文件规定的“借款合同载明贷款利率”与本案《借款展期协议书》约定的“基准利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案所涉的“借款合同载明贷款利率”是在“基准利率”水平上上浮10%,在“基准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借款展期协议书》约定的“基准利率水平上上浮65%”的罚息利率与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51号文件的规定的“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的罚息利率是一致的。上诉人关于本案借款展期协议书约定的罚息内容违背了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51号文件的规定,应当扣除13万元罚息的主张没有事实依据,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上述内容就是对于最高院关于借贷纠纷的相关要点的解析,望采纳。
律师普法
  • 民间借贷,最高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起诉有效吗
    民间借贷,最高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起诉有效吗

    民间借贷纠纷只要能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就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0.01.13 136
  • 民间借贷纠纷的确定都有哪些法院管辖
    民间借贷纠纷的确定都有哪些法院管辖

    确定民间借贷纠纷管辖法院的方法:当事人有约定的,按其约定;没有约定的,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020.06.19 143
  • 最高院关于民事送达有哪些规定
    最高院关于民事送达有哪些规定

    规定了六种方式,分别是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送达方式,是指人民法院进行送达所采用的方法。民事诉讼中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送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送达方式,是

    2020.01.23 655
专业问答
  • 民间借贷案件规定的最高法院有哪些

    1、民法典对民间借贷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但对贷款合同的内容作出了规定,例如民间借贷是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定义】借款合同

    2022-11-10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利率和利息内容的规定》有哪些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有关民间借贷利率和利息内容主要包括: 1.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或者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无权主张借款人支付借期内利息; 2.借

    2022-01-22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借贷的有关法律内容

    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

    2022-07-08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民间借贷的一些内容是哪些

    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不能作为遗产进行继承分配。 因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死亡抚恤金均没有明确规定,故以下笔者的分析基于应然法角度。《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关于“抚恤”的定义是

    2022-08-16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民间借贷管辖权规定 01:08
    民间借贷管辖权规定

    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合同纠纷的范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如果是因为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原告也就是债权人有选择权,既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选择合同

    946 2022.04.17
  •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 01:19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主要依据是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根据第680条,法律明确禁止了高利放贷的行为,民间借贷的利率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率。具体来说,国家会根据每年的经济情况不同,作出一定的法定利率调整。因此,如果高利借款人与民间贷

    5,699 2022.04.15
  •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01:12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423 2022.09.21
最高院有关民间借贷管理办法的规定有哪些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