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对诈骗罪行为的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5.0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普法
  • 诈骗罪退赃法律对诈骗是什么规定
    诈骗罪退赃法律对诈骗是什么规定

    诈骗罪退赃法律的规定有:对于退赃的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量刑前积极退赃的可以从轻处罚,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量刑后退赃的不得从轻处罚的。

    2020.10.24 113
  • 什么行为定义为信用卡诈骗罪
    什么行为定义为信用卡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定义为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是指利用信用卡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信用卡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2022.04.14 208
  • 法律规定的诈骗罪有哪些行为
    法律规定的诈骗罪有哪些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行为属于诈骗罪: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诱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 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 3.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

    2020.08.04 108
专业问答
  • 什么是诈骗罪?诈骗行为构成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2022-05-11 15,340
  • 诈骗罪指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有没有规定?

    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后作出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2023-12-19 15,340
  • 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如何认定诈骗行为

    我们要明确了解什么是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

    2022-03-14 15,340
  • 什么行为构成诈骗罪,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

    2023-12-04 15,340
法律短视频
  • 诈骗的定义是什么 00:59
    诈骗的定义是什么

    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款额较大的他人财物的行为。认定诈骗罪的特征有: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他人财物所有权,该罪的侵犯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不含行为人骗取其他非法的利益; 2

    48,692 2022.04.17
  • 什么是骗保行为 01:01
    什么是骗保行为

    骗保行为,一般有以下的八种情况,具体如下: 1、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骗取医保基金的; 2、为参保人员提供虚假发票的; 3、将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记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 4、为不属于医保范围的人员办理医保待遇的; 5、为

    3,315 2022.05.11
  •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0,286 2022.09.0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对诈骗罪行为的规定是什么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