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民事诉讼法律常识

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2.06.19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当事人申请法院准许或者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之后,证人再出庭作出证人证言,同时在刑事案件中,证人作证应当属于证人的义务,如果通知其到庭而不到庭,则要接受处罚。
律师普法
  • 法律规定中证人不出庭作证如何做呢
    法律规定中证人不出庭作证如何做呢

    证人拒绝出庭的处理办法: (一)对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采取相应的法律制裁。 (二)对证人实行切实有效的司法保护。 (三)对证人出庭作证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要给予补偿。 具体补偿项目包括:误工费;交通费;外地证人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无固定工资收入

    2020.07.19 83
  • 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则有哪些
    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则有哪些

    证人出庭作证规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证人作证的方式是出庭以言词的形式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 2、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3、证人证言必须依法经过质证才能作为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2020.03.23 193
  • 证人出庭作证提前三天申请的规定
    证人出庭作证提前三天申请的规定

    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需要在法定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而法定举证期限最低是30天,证人出庭作证是必须要经过人民法院准予才可以。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举证期限也可以由原被告双方自行协商,但协商的举证期限需报请人民法院批准。

    2020.12.25 1,496
专业问答
  • 想要让路人出庭作证,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民诉法规定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五十三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第五十

    2022-08-09 15,340
  •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对证人出庭作证怎么处罚

    《刑事诉讼法》规定:r第一百八十七条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r第一百八十八条经人

    2022-03-06 15,340
  • 中国法律对于出庭作证证人的规定

    中国法律对于出庭作证证人的规定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第48条“凡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2022-02-08 15,340
  • 哪些人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人包括: 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2、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证人只能是自然人,单位或者组织出具的证明材料,只能以书证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

    2023-08-09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地邻种树,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00:59
    地邻种树,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地邻种树,法律的规定如下:距离没有规定,但是如果确定邻居栽树行为已经给自己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不动产,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不动

    6,619 2022.04.17
  • 子女赡养老人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01:05
    子女赡养老人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对于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两条: 1、成年子女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或者是生活困难的父母具有赡养的责任; 2、对于成年子女有能力履行赡养义务而没有履行该义务的,没有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可以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除此之外,成年子

    1,849 2022.06.22
  • 法律规定协议解除的效力是什么样的 01:15
    法律规定协议解除的效力是什么样的

    在我国,合同双方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方式,就包括了协议解除以及法定解除两种类型。协议解除主要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的方式,或者根据事先约定的条款,结束合同法律关系的行为。协议解除主要涉及的法律,就包括了我国的合同法以及最新出台的民法典。民法典

    1,080 2022.04.17
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