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若行政机关对于当事人进行的行政拘留程序违法,是应当对其作出相应的赔偿的。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行政赔偿程序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如果是单独提起赔偿请求的,必须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对赔偿义务机关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或者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另一个即为在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必须具有下述三方面的条件: (一)行政侵权行为,这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包括三个要素:1.实施行政侵权行为的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或其他被授权或受委托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人员;2.行政侵权行为必须是执行行政
当事人若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行政赔偿,是有相应的前置程序的,在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之后,才可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
行政处罚的程序是: 1、立案。应遵守有关时效的规定,对于在两年以内未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不予立案追究; 2、调查。调查时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出示证件; 3、处理决定。根据不同的违法情况,分别作出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不得给予行政
行政处罚的程序:先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予以立案;如果决定立案的,然后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再由负责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最后将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并依法执行处罚决定。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强制的程序应当包括:告知当事人;实行行政强制手段;紧急情况下向负责人补办手续等。《行政强制法》规定,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超过法定期限。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条件已经消失,应当立即解除。
1、起诉阶段。在该阶段,原告要写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 2、受理阶段。在该阶段,法院要对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案件决定受理,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3、审理前的准备阶段。 在该阶段,主要是各种诉讼文
1.立案。应遵守有关时效的规定,即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对于在两年以内未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不予立案追究。2.调查。调查时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出示证件。3.(写)处理决定。根据不同的违法情况,分别作出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不得给予行
国家赔偿法程序是: (1)当事人向当地的受理机关进行申请; (2)受理机关进行审查; (3)受理机关进行处理; (4)进行赔偿。 国家赔偿一般包括行政赔偿、刑事赔偿。 《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
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程序如下: 1、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的请求; 2、赔偿义务机关审查,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3、决定赔偿的,再与赔偿请求人协商赔偿方式、数额等内容; 4、制作赔偿决定书,送达请求人; 5、不予赔偿的,书面通知并
申请单独行政赔偿的具体程序如下: 1、当事人按照要求递交申请书; 2、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3、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的,应当制作赔偿决定书,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
对行政机关提出行政赔偿诉讼的,可以和行政诉讼一并向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单独提出。法律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立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