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民事诉讼法律常识

民事诉讼法的第三条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6.12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民事诉讼法》第三条的规定是《民事诉讼法》是适用于因为财产关系或者是人身关系引起的民事纠纷。也就是说《民事诉讼法》是适用于民事案件而不是适用于刑事案件的法律条文。
律师普法
  • 民事诉讼中什么是法定的第三人
    民事诉讼中什么是法定的第三人

    《民事诉讼法》中的第三人属于当事人。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对于已经开始的诉讼,以该诉讼的原被告为被告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由该诉讼中的原告或者被告引进后主张独立的利益,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辅助该诉讼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参加人。

    2020.08.04 128
  • 民事诉讼法第几条规定民事诉讼的有效期
    民事诉讼法第几条规定民事诉讼的有效期

    民事中的普通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此外,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

    2021.01.25 232
  • 行政诉讼第三人规定什么是第三人
    行政诉讼第三人规定什么是第三人

    行政诉讼第三人指与被诉的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具有利害关系的,可以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或者由自己申请参加诉讼。行政诉讼第三人一般为原被告之外的第三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时间点是在诉讼开始之前和审理结束之前。第三人在诉讼中有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

    2020.11.29 529
专业问答
  • 民事诉讼法第几条规定民事诉讼的有效期

    民事中的普通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此外,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

    2021-12-27 15,340
  • 民事诉讼法第三人的概念是什么,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的分类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中,对原告、被告之间的争议标的,具有全部或者部分独立请求权,或者是虽然不具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自己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

    2022-02-15 15,340
  • 民事诉讼法第147条规定的上诉条件是什么, 上诉的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法定期限内声明不服,要求上一级法院重新进行审理和判决,上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上诉的主体必须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有权提起上诉的,只能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当事人以外的人,不得提起上

    2022-03-15 15,340
  • 什么是民事诉讼法的诉讼主体规定

    民事诉讼主体,是指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涉及的诉讼主体包括三个方面, 1、主持审判活动的审判机关,审判机关主导民事审判活动,是当然的主体。 2、诉讼当事人,即参与诉讼活动的民事纠

    2022-05-11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民法典944条规定是什么 01:39
    民法典944条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第944条是:关于业主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的义务的规定。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如果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的规定提供物业服务的,则业主不得以其未接受或者不需要接受该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如果业主逾期

    22,500 2022.05.11
  •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00:49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附带民事诉讼,一般有以下的五个条件,具体如下: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

    1,361 2022.04.17
  • 民事诉讼费胜诉后退费规定 00:59
    民事诉讼费胜诉后退费规定

    民事诉讼费胜诉后退费规定,具体如下:1、诉讼费由原告预交,法院判决后,依判决书的判决确定诉讼费用的承担。原告预交的诉讼费用在判决生效后,可以到法院财务部门办理退费手续。诉讼费用中案件的受理费,属于当事人应交纳的费用,而诉讼中的其他费用,那么

    7,092 2022.05.11
民事诉讼法的第三条规定是什么?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