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企业在我国怎样申请?其前提条件都是什么?

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企业在我国怎样申请?其前提条件都是什么?

2020-03-27 14:3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辽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0-03-27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收费标准:不收费申请程序:一、申请1.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企业由中外合营者共同向许可机构报送下列文件:1)设立合资企业的申请书(含附表:行政许可事项申请书、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授权委托书、法律文件送达授权委托书);2)合资各方共同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3)由合资各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授权书参考格式)签署的合资企业协议合同(参考文本)、章程(参考文本);4)由合资各方委派的合资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及董事组成名单(包括各方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委派书(参考格式));5)专项法规要求的其他文件及许可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包括: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经所在国家公证机关公证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外国投资者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身份证明、投资者法定代表人的资格证明、中方营业执照复印件、合资各方在注册地开户银行出据的资信证明、计划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的批复文件等)。标准:申报材料齐全、规范、有效。本岗位责任人:外资处受理人员岗位职责及权限:1.按照受理标准查验申办材料。2.对申办材料符合受理标准的,即时受理,并进行收文登记(主要登记受理时间、受理人、申办单位名称、申办事项、申办人及联系电话等内容),将申办材料转初审程序。3.对申报材料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受理,但必须及时将需要补齐补正材料的全部内容、要求及申办人的相关权利、投诉渠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办人。同时,向上一级(外资处主管领导)备案。时限:5个工作日二、初审标准:1.属本处管辖权限范围内的项目。2.投资者主体资格、项目内容及有关法律文件符合许可依据中所列各项法规规定,申报材料齐全、规范、有效。3.中外合资企业合同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所列内容,并符合该条例规定。4.中外合资企业章程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所列内容,并符合该条例规定。5.中外合作企业合同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所列内容,并符合该细则规定。6.中外合作企业章程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所列内容,并符合该细则规定。7.外资企业申请书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十四条所列内容,并符合该细则规定。8.外资企业章程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十五条所列内容,并符合该细则规定。本岗位责任人:外资处许可人员岗位职责及权限:1.按照初审标准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申办材料的齐全有效性和文件内容的规范合法性进行初审。2.对符合标准的,提出初审意见,填写许可任务单(流程表)及批复文件,将申办材料及批件文稿随同许可任务单(流程表)转入复审。3.对所报材料及文件内容存在问题需修改补充完善的,提出修改意见报复审人员审核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并报上一级备案。4.对不符合规定标准和条件的,终结许可,但必须在许可任务单(流程表)上签署不予批准的意见及理由后,转复审人员。时限:25个工作日三、复审标准:1.同初审标准。2.许可公文规范,适用法律正确。本岗位责任人:外资处主管处长岗位职责及权限:1.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申办材料及审核意见进行复审。2.同意初审意见的,在许可任务单(流程表)上签署意见后转审定人员。3.不同意初审意见的,应与初审人员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后,提出复审意见及理由,填写许可任务单(流程表),与初审意见一并转审定人员。时限:25个工作日四、审定标准:同复审标准。本岗位责任人:市商务局主管副局长岗位职责及权限:1.按审定标准对复审意见进行审定。2.同意复审意见的,在许可任务单(流程表)上签署审定意见后,退受理人员。3.不同意复审人员意见的,应与复审人员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后,提出审定意见及理由,按原渠道退受理人员。时限:20个工作日五、告知本岗位责任人:外资处受理人员工作标准:1.及时、准确告知申办人办事结果;2.制发的文书完整、正确、有效;3.留存归档的许可文书材料齐全、规范。岗位职责及权限:1.按照工作标准进行告知,制发许可文书并归档。2.对审定通过的,制作批复文件,告知申办人领取。(条件具备时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形式公示办事结果)。3.对不予批准件,须将理由及申办人的相关权利、投诉渠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办人,并将申办材料退申办人。4.将需编号打印的许可文书及时转入编印程序,需颁发《批准证书》的许可文书和材料文档及时转入发证程序。许可工作结束后,将许可过程中形成的文书材料按要求归档。时限:5个工作日申请时限:90个工作日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解散的法定条件如下: 1.企业发生严重亏损,无力继续经营; 2.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遭受严重损失,无法继续经营; 3.合营企业未达到其经营目的,同时又无发展前途; 4.合营企业合同、章程所规定的其它解散原因已经出现。

律师普法更多>>
  • 在中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的管辖权是怎样的
    在中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的管辖权是怎样的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等合同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

    2021.04.19 156
  • 中外合资企业注册条件是什么
    中外合资企业注册条件是什么

    中外合资企业注册条件是: 1、中方必须是担任企业法人的一方; 2、外方企业法人或个人均可; 3、如果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科技或服务业,注册资本不少于10万美元,中外投资者不得投资于注册资本的25%,外方出资必须为外汇; 4、经营项目必须附合国务

    2022.04.14 798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合营企业合营各方对合营企业的责任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合营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合营企业设董事会,其人数组成由合营各方协商,在合同、章程中确定,并由合营各方委派和撤换。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合营各

    2020.03.12 232
专业问答更多>>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都具备什么条件

    设立中外合资企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有符合要求的公司名称、审批机关批准的章程、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设施的证明文件、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符合要求的员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经营范围、健全的会计制度、独立

    2021-11-29 15,340
  •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我国的经营活动中,如何缴纳外商投资企业

    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问题: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0%的比例税率,另按应纳税所得额征收3%的地方所得税。此外,对于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而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和

    2022-03-08 15,340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立条件

    首先,针对成立公司的事情,他们可以到工商局详细咨询了解,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公司形式开展业务。 其次,根据你们的情况,可以考虑选择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来成立公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一条

    2022-01-23 15,340
  • 设立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国际船舶运输业务,应提交哪些申请

    设立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国际船舶运输业务,应当通过拟设立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向交通运输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应当包括:(一)申请书;(二)可行性分析报告;(三)合

    2022-03-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申请监外执行需要什么条件 00:57
    申请监外执行需要什么条件

    监外执行,一般指的是由于犯罪人具有法律所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况而暂时变换刑罚执行场地和执行的方式,监外执行是刑罚中的一种执行制度;一般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犯罪人,因为其具有不合适的收监执行的一些特殊原因,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则由

    1,302 2022.04.17
  • 合伙企业经营所得怎么申报 01:15
    合伙企业经营所得怎么申报

    合伙企业经营所得的申报如下: 1、登录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电子税务局,找到左下角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申报; 2、点击安装生产经营所得申报,下一步按提示进行就可以,安装完成会有登录提示,也会在电脑桌面生成快捷方式; 3、登录生产经营所得申报;

    10,110 2022.04.18
  • 中国涉外经济第一法是什么法 00:56
    中国涉外经济第一法是什么法

    中国涉外经济第一法是指一国调整涉及,本国与别国主体之间在经济交往中产生的,特定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涉外经济法是调整,在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所产生的涉外经济管理关系,和涉外经济合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2,599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