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怎么投诉过失犯罪

怎么投诉过失犯罪

2022-05-22 19:3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5-22回复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这里的民主权利是指公民的批评权、申诉权、控告和举报权。这些权利是我国公民享有的重要的民主权利,是公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为了切实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上述权利的实现,本法对侵犯公民的上述权利的行为规定了报复陷害罪。报复陷害是同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不仅侵犯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声誉,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本罪侵害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所谓控告人,是指向司法机关和其他党政机关告发、检举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的人。控告人既可以是一般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所谓申诉人,是指对于自己所受的处分不服,向原处理机关或其上级机关提出申诉意见,要求改变原来处分的人,也包括不服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向原审法院或上级法院提出再审请求的人。申诉人并不限于受处分的公民本人,还包括为他人申诉的其他公民。所谓批评人,是指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上的缺点、错误或思想作风,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所谓举报人,是指揭发、检举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违法、犯罪事实的人。这里的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并不限于对实施本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控告、申诉、批评与举报的人。例如,被害人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提出控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滥用职权进行报复陷害的,仍然构成报复陷害罪。再如,被害人控告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子女的犯罪行为,该国家机关人员滥用职权进行报复陷害的,也构成报复陷害罪。因为一切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与举报权都是受法律保护的,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允许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任何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进行报复陷害,否则就不利于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根据宪法第41条的规定,上述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在提出控告、申诉和批评意见时,不得捏造事实进行诬告陷乱否则,不仅不属于本条的保护对象,如果情节严重,还应当依照本法第243条诬告陷害罪论处。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行为人必须是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即违反有关规定,超出职权范围,假借公事名义,陷害他人,在这个意义上说,报复陷害行为是一种渎职行为。报复陷害的力式多种多样,如制造种种理由或借口,非法克扣工资、奖金,或开除公职、党籍,或降职、降薪,或压制学术、技术职称的评定等等。如果所采取的报复陷害行为与行为人的职权没有关系,则不构成本罪。如行为人对控告人进行身体伤害的行为,就不是滥用职权,因而不构成本罪。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不可能滥用职权报复陷害他人的,如果实施了报复陷害行为,应根据其行为的性质和侵犯的客体,构成什么罪,就以什么罪论处。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报复陷害他人的目的。如果没有报复陷害的目的,而是由于政策水平不高,思想方法主观片面,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对事实未能查清等原因,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处理不当,致使其遭受损失的,属于工作上的失误,不构成犯罪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周爱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过失犯罪是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来判断的。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主观上,行为人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的否定态度。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过失犯罪的判刑要根据犯罪的类型而定。如果是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或者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将会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于情节较轻的,将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普法更多>>
  • 过失犯罪怎么处理
    过失犯罪怎么处理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犯罪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要依据犯罪的情节定,情节较轻的,可免于刑事处罚。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并且刑事责任的大小应当根据刑法量刑规定、犯罪情节等综合判定。

    2020.09.20 124
  • 犯罪过失怎么认定
    犯罪过失怎么认定

    认定疏忽大意的过失,关键在于正确判断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事件已经发生,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已清楚地展现出来故司法工作人员不应由此逆推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 2、不能因为结果严重就断定行为人能够

    2020.02.06 113
  • 犯罪过失与过失犯罪有什么不同
    犯罪过失与过失犯罪有什么不同

    犯罪过失是一种主观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而过失犯罪是由于具有犯罪过失这种主观,并实施了造成过失犯罪的所有构成要件的行为。对于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0.05.25 82
专业问答更多>>
  • 过失投诉怎么定罪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这里的民主权利是指公民的批评权、申诉权、控告和举报权。这些权利是我国公民享有的重要的民主权利,是公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国

    2022-03-15 15,340
  • 什么是过失犯罪,什么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概念: 1、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但因疏忽或者已经预见而相信可以避免,造成危害结果的犯罪;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

    2021-11-23 15,340
  • 犯罪过失与过失犯罪的界限是什么

    1、犯罪过失与过失犯罪,这两词前者是主谓词组,后者是偏正词组。前者强调的是心理状态,后者强制的是结果。2、刑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

    2022-03-11 15,340
  • 先犯过失犯罪再犯罪怎么处罚

    属于累犯,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缓刑只是刑罚的具体适用制度,有期徒刑适用缓

    2022-03-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量刑标准 01:22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量刑标准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造成他人中毒的严重后果,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要构成本罪,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其实施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中毒,危害

    1,067 2022.04.17
  • 过失杀人罪会怎么判 01:21
    过失杀人罪会怎么判

    过失杀人,主要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具体量刑需要分情况来讨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判刑如下: 1、行为人过失致人死

    422 2022.04.17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01:34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构成本罪,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

    1,050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