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包工头承担责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按相关法律规定,小包工头的工地有雇员出现事故的,小包工头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小包工头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一定责任。包工头是自然人,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招用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伤害的,由具有用工主体的承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具有用工主体的承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之后,可以向其追偿。
小包工头有责任承担工伤事故。包工头是自然人,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招用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伤害的,由具有用工主体的承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具有用工主体的承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之后,可以向其追偿。
-
工伤事故小包工头有责任承担吗
小包工头有责任承担工伤事故。包工头是自然人,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招用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伤害的,由具有用工主体的承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具有用工主体的承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之后,可以向其追偿。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
2022.10.21 613 -
包工头受伤谁承担责任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
2020.08.13 456 -
代驾事故责任承担谁来承担责任
关于代驾出事故应由谁承担责任的问题,应分为四种情况: (1)无偿代驾:无偿代驾通常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代驾人和车主是一种无偿帮工关系。一般情况由车辆所有人负责,但当代驾者存故意或重大过失时,也会承担连带责任。 (2)雇人代驾:
2021.04.22 206
-
包工头承担责任吗?
包工头与工人之间形成了雇佣关系。如果是工人侵害第三人,包工头连带责任后可以向工人追偿;如果是第三人侵害工人,包工头可能也要承担责任。 如果是工人受伤的包工头承担责任。总之无论哪种情形包工头责任还是挺大
2022-05-08 15,340 -
包工头承担责任吗
包工头与工人之间形成了雇佣关系。如果是工人侵害第三人,包工头连带责任后可以向工人追偿;如果是第三人侵害工人,包工头可能也要承担责任。 如果是工人受伤的包工头承担责任。总之无论哪种情形包工头责任还是挺大
2022-04-21 15,340 -
包工头包工头承担责任吗
一般由雇主和包工头承担责任。 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还需要增加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
2022-01-31 15,340 -
小包工头包工头承担责任吗
这个可能是工伤,需要建筑公司和大老板包工头承担连带责任! 工伤,要做的是是收集相关材料,证明劳动关系,和受伤时间地点等。 工伤的索赔程序,1、申请工伤认定,这个需要证明劳动关系,证明是工作时间受伤的,
2022-01-31 15,340
-
00:59
包工头无资质要怎样承担责任包工头无资质所承担的责任,有以下这些: 1、包工头无资质建房的,要承担出现工程事故的连带赔偿责任; 2、承包人欠付工程款,对实际施工人承担直接赔偿责任; 3、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
4,275 2023.01.04 -
00:58
租车事故谁承担责任租车事故承担责任者如下:1、如果租车出事故的话,一般也是由实际的驾驶者承担责任,并不是由租车公司承担事故责任。如果已购买相应车险则可以要求保险公司理赔;2、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
2,967 2022.05.11 -
01:01
口头承揽人受伤谁承担责任口头承揽人受伤,一般会让承揽人自己承担赔偿责任。 通常情况下,定作人对其自身损害无需承担责任,定作人不需要赔偿其损失。 但是如果承揽人的损失是因为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失而造成的,那么定作人需要赔偿相应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1,84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