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们国家对商标的保护,要求首先得申请商标注册,对于没注册过的商标,或者保护期过后没有及时去办续展的商标原则上是不保护的。但是如果那个还没注册的商标同时符合下面的条件,那也是能得到保护的:1、该商标已经有一定知名度,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被相关公众所知晓。2、相对于抢注人或者违法使用人的使用来说,还没注册商标的持有人使用在先。3、对于没注册商标的保护,要跟其实际使用的商品相同或类似为准。4、抢注或仿冒该商标后会在客观上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未注册商标符合上述情况,当商标受到侵权时,可收集证据,按以下两种途径维权:1、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你既可以找商标侵权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是找商标侵权行为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像他使用那个商标生产、销售的地方的工商部门。2、向人民法院起诉你可以去侵权行为地或者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需要注意地是,同时,由于商标侵权案件较为复杂,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是指定中级人民法院来管辖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2、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 3、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4、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的依据
商业机密法既保护创意又保护表达该创意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商业机密法所涉及的权利是一种禁止他人使用该信息的权利,而版权法则授予版权所有者禁止他人复制自己的作品的权利。商业机密要获得保护首先必须要具有秘密性,而且当将其透露给第三人时必须要求第三人
2020.02.19 229 -
监护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般来说,父母为未成年人的当然监护人。父母死亡的,可以指定其他近亲属担任监护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一般都是其配偶当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不得损害被监护人的利益。
2021.03.04 479 -
商号使用权法律依据
法律对商号使用权的规定是商号使用权属于商号登记的主体,企业只能使用一个商号;商号应当使用汉字,以及他人不得使用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商号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号。
2020.03.27 345
-
商标权国际保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是由商标管理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并受到国家保护的权利。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其内容包括商标专用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续展权等。其中,商标专用权是核心,其他权
2021-08-29 15,340 -
商标保护有哪些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三条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
2021-08-29 15,340 -
商业秘密保护法律依据
中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包括劳动者承担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义务。同时,《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保守商业秘密的范
2021-12-29 15,340 -
商标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三条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
2021-08-03 15,340
-
01:27
离婚抚养费标准的法律依据给付抚养费的法律规定 专业分析详情:依据法律,离婚抚养费的标准一般有三个,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综合考虑:一是要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二是要结合抚养地当地的实际生活的水平来考虑;三则要是根据父母双方的给付能力。而对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费的确定
1,294 2021.03.24 -
01:15
误工费计算标准法律依据误工费计算标准法律依据如下:1、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2、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3、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4,381 2022.05.11 -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55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