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自首然后肇事逃逸还会坐牢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撞人逃逸后自首后坐牢还要赔钱。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有两种情况: 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新法加大了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在此,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千万不要选择逃逸,逃过一时,是不能逃过一世的,最终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不一定会坐牢,只有构成犯罪的才会坐牢。肇事逃逸只有致一人以上重伤,且逃逸者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才会构成犯罪,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构成犯罪后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仍然算是逃逸。交通肇事逃逸后,仍然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情形包括: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
交通肇事逃逸会自首吗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存在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构成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020.10.25 152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人民法院考虑到自首情节,对其减轻处罚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2022.09.29 136 -
交通事故逃逸会坐牢吗
交通事故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会坐牢,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2020.03.21 150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会坐牢吗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1-05-18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会坐牢吗?
逃避交通事故构成交通事故罪的,将进监狱,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事故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16岁以上、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021-12-21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会坐牢吗
1、交通逃逸事故肇事者坐牢了仍然需要赔偿。 2、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应当同时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对于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
2022-06-11 15,340 -
肇事逃逸然后自首算逃逸吗
1、不管是否自首,都有逃逸的情节。 2、行为人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并且因此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成立交通肇事罪。
2022-06-26 15,340
-
01:39
交通肇事逃逸后还可不可以自首交通肇事逃逸后,还可以自首。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为了推卸、逃脱责任而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与自首并不冲突,交通肇
1,525 2022.07.06 -
01:13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应如何处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具体如下: 1、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
10,495 2022.09.06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55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