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特征、作用、适用范围、适用对象、原则、原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酌定量刑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刑罚裁量过程中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是量刑情节的一种。酌定情节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但却是根据刑事立法精神和有关刑事政策,从刑事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对于刑罚裁量也具有重要意义。酌定情节在刑罚裁量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法定情节的适用,特别是在多功能情节的适用、量刑情节竞合时的适用、应当型情节与可以型情节并存的适用等情况下,酌定情节对于法定情节的最终适用结果起着重要的调节、修正和辅助判断的作用。 (2)当特定案件中不具有法定情节的条件下,酌定情节的适用,是在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中确定最终应当判处的刑罚所不可缺少的根据之一。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 (1)犯罪的手段。 (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 (3)犯罪的对象。 (4)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 (5)犯罪的动机。 (6)犯罪后的态度。 (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8)前科。 (9)其他酌定情结。 (10)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九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公平责任在不考虑当事人的过错和过错程度的情况下,基于以当事人经济状况和受害人所受损害的程度公平考虑而决定责任。 二、对当事人的损害既可能是一方遭受的,也可能是双方均受损害。 三、决定分担损失时,会三个结合考虑:损失程度应与负担能力结合考虑;损害程度与受益状况应结合考虑;损害程度与受害人的财产损害价值和受害人应承担的风险结合考虑。
量刑情节的适用原则包括以下这些: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2、罪刑法定,即神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后给与何种刑罚处罚,都必须规定在刑法里;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罪责刑相适应。
-
量刑情节的适用原则包括哪些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2、量刑要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4、量刑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2020.07.14 190 -
公平原则的适用范围为
一、公平责任在不考虑当事人的过错和过错程度的情况下,基于以当事人经济状况和受害人所受损害的程度公平考虑而决定责任。 二、对当事人的损害既可能是一方遭受的,也可能是双方均受损害。 三、决定分担损失时,会三个结合考虑:损失程度应与负担能力结合考
2020.12.29 193 -
范文定金罚则的适用原则
当事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021.02.10 206
-
对于属地原则的适用范围
属地原则指犯罪结果地和犯罪行为地有至少一地的在该国领土范围内的,该国有审判权属人主义指,该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该国有审判权保护原则指外国公民对本国公民实施犯罪的,并且应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该外国公
2022-03-22 15,340 -
公平原则的适用范围
公平原则的适用范围具体如下: 一、公平责任在不考虑当事人的过错和过错程度的情况下,基于以当事人经济状况和受害人所受损害的程度公平考虑而决定责任。因此,法官决定责任时,不考虑当事人的行为,而考虑当事人损
2023-06-04 15,340 -
量刑情节的法律适用原则是什么?
量刑情节的适用原则包括: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量刑时,应当先根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基准刑,再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
2023-02-05 15,340 -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范围
上诉不加刑的适用范围如下: 1、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2、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既有被告人一方上诉,又有人
2023-06-09 15,340
-
00:53
缓刑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缓刑的适用范围有以下两点: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
887 2022.11.21 -
00:57
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中国现行的法律关于合同的有关条文,均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第三编,合同中,其适用范围为全部的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
2,819 2022.04.17 -
01:19
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有哪些从概念上理解,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具体而言,以下罪犯不能适用死刑: 1、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天不满1
1,41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