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民法典社区戒毒条例规定

民法典社区戒毒条例规定

2022-05-21 19:0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5-21回复

保护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给予戒毒人员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辅导,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和促进戒毒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帮助其回归社会。符合规定的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期间的戒毒治疗、心理康复、生活保障等,应当纳入公共医疗服务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根据《禁毒法》规定,社区戒毒期限为三年。 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根据条例规定,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律师普法更多>>
  • 禁毒法关于社区戒毒的规定
    禁毒法关于社区戒毒的规定

    社区戒毒就是指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责令其在社区的牵头、监管下,整合家庭、社区、公安以及卫生、民政等力量和资源,使吸毒人员在户籍所在地或有固定住所的现居住地社区里实现戒毒。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定期接受检测,遵守法律、

    2020.12.23 1,388
  • 社区戒毒条件
    社区戒毒条件

    一、社区戒毒就是指吸毒成瘾人员在社区的牵头、监管下,整合家庭、社区、公安以及卫生、民政等力量和资源,使吸毒人员在社区里实现戒毒。公安人员将随时对戒毒人员实行尿检,对于就业困难、生活困难的吸毒人员,有关部门将通过劳动技能培训、纳入低保等方式给

    2020.12.26 73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戒毒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戒毒工作条例

    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

    2020.04.21 885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关于社区戒毒条例规定

    保护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给予戒毒人员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辅导,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和促进戒毒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帮助其

    2022-03-16 15,340
  • 社区戒毒的条件:

    1、社区戒毒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怀孕或哺乳一岁以下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 二、未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 二、社区戒毒是指吸毒成瘾人员在社区的领导和监督下,整合家庭、社区、公安、卫生、民政等

    2021-10-28 15,340
  • 新的区域戒毒规定中规定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收到责令社区戒毒执行地的报到

    《戒毒条例》第三章社区戒毒 第十三条对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并出具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送达本人及其家属,通知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

    2022-04-16 15,340
  • 参加社区戒毒的法律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社区戒毒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怀孕或哺乳不满一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2、16岁以下未成年人吸毒成瘾。

    2021-12-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社区戒毒条件 00:59
    社区戒毒条件

    社区戒毒,是针对吸毒成瘾人员,在社区的组织和监管下,整合公安、吸毒人员的家庭以及卫生、民政等资源和力量,让吸毒成瘾的人员在社区进行戒毒并实现戒毒。 根据《禁毒法》的相关规定,社区戒毒必须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对于正处于怀孕期或者正在哺乳

    3,413 2022.04.15
  • 社区戒毒的期限为多久 01:14
    社区戒毒的期限为多久

    根据禁毒法的相关规定,针对吸毒成瘾的人,一般公安部门会要求其接受社区戒毒,并通知吸毒人员的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或者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一般社区戒毒的时间期限是三年;接受戒毒人员应该在户籍所在地区接受社区戒毒;如果户籍所在地

    43,491 2022.04.17
  • 民法典1042条规定有哪些 02:10
    民法典1042条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第1042条主要是关于几类法律所禁止的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第一、禁止包办、买卖婚姻以及借婚姻索取财物。其中包办婚姻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强迫其缔结婚姻;买卖婚姻则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

    4,199 2021.04.22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