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被打还手算正当防卫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说得情节过于简单,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无故被人打,还击属于正当防卫,但你所说的情节涉嫌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防卫过当。“防卫过当”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1、“防卫过当”必须是明显地超过必要限度。所谓“必要限度”是指为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防卫的强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指一般人都能够认识到其防卫强度已经超过了正当防卫所必需的强度;2、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重大损害”是指由于防卫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或其他人人身伤亡及其他能够避免的严重损害。因此,具体讲,防卫过当是指防卫的限度明显超过了有效地制止住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要的程度、范围,对不法侵害造成的损害远远超过了仅仅使其丧失侵害能力或者中止其侵害行为的程度,从而造成重大危害。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打架还手一般属于互殴,不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打架还手是否算是正当防卫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正当防卫必须是要满足几个条件的:1、对方的行为必须是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2、必须是正在实施的不法的侵害的行为;3、正当的防卫针对的是不法侵害的行为人;4、正当防卫必须是适度的。
-
打架还手是算正当防卫吗?
打架还手一般属于互殴,不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2020.01.18 330 -
打架还手算不算正当防卫
在打架中还手一般不算正当防卫,因为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但是如果在打架中,一方开始求饶,而另一方还继续打,或者一方采取具有更高攻击性的侵害行为时,求饶方或弱势方为了防止新的不法侵害进而采取的防卫措施则属于正当防卫。这种不法侵害已经超过了被害
2022.04.12 1,145 -
被打还手算正当防卫吗
被打还手一般不算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还手不属于正当防卫,应当认定是互殴,双方都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需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
2023.03.15 4,844
-
打架还手算正当防卫吗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
2022-03-19 15,340 -
被打还手算正当防卫吗?
被打还手算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 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
2020-12-02 15,340 -
被打还手算是正当防卫吗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无限正当防卫,是指
2022-02-18 15,340 -
被打者还手算正当防卫吗
打人肯定是违法的。如果致被打者轻伤以上,会涉嫌犯故意伤害罪;如果致被打者轻微伤,则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当受到治安管理行政处罚。被打者被打后还手,如果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可以认定正当防卫;如果防卫
2022-02-08 15,340
-
01:30
正当防卫标准正当防卫,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让国家、公共利益、自己或别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2、必须是发生了不法侵害行为。这里的“不法侵害”,是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我国法律所明确禁止; 3、必须是正在发
9,103 2022.04.15 -
01:01
无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无过当防卫和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 1、无过当防卫属于正当防卫,两者其实属于同一范畴。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无过当防卫,是以正当防卫为前提的。判定无过当防卫时,也应当遵循防卫中当事人关于防卫目的、方式方法、起因、时间、限度
3,013 2022.04.17 -
00:54
正当防卫致死要判刑吗正当防卫致死是否要判刑,要看是否超过了正当防卫的界限,造成发防卫过当。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
1,8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