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我国公民登记一个户口的规定是什么?

我国公民登记一个户口的规定是什么?

2023-03-04 18:4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3-04回复

我国《户口登记条例》第7条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这就是说,中国公民户口登记应当在常住地登记常住户口。对此,我们应当注意这样几个问题:户口登记条例是1958年生效的,距今50年了,很多地方不合时宜,比如,公民必须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的规定与现今各个省市之间户籍管理壁垒直接冲突。在本案中,公民有权登记一个户口的规定是一个根本性的规定,即,只要是中国公民,就有权登记为中国户口,非婚生子女一样拥有此项权利。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一样拥有登记入户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剥夺该项权利(户口登记条例第7条)。可是,非婚生子女的户口登记地当归何处呢严格的说,非婚生子女的户口可以随母亲也可以随父亲登记。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

贾淑文律师

湖北建弘律师事务所

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为: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不当得利没有法律根据。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叫善意取得
    什么叫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是指原物由占有人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原物的所有权,所有权人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此处的善意第三人即不知占有人为非法转让而取得原物的第三人。

    2021.01.01 134
  • 什么叫违法所得?
    什么叫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是指行政相对人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活动,即实施了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或未履行法定义务的所获得的利益。

    2020.07.11 95
  • 什么叫不当得利
    什么叫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四: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2021.03.17 139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叫不当得利?

    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不恰当的利益。不当的利益是指没有合法的依据,或者事后失去合法的依据,确认是因为他人受到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果你在销售商品时收到更多的钱,你可以为自己捡到丢失的东西。取得利益的人

    2021-10-26 15,340
  • 什么叫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财产占有人无权处分其占有的财产,如果他将该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在此情况下,第三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而原权利人不

    2021-09-29 15,340
  • 什么叫劳务所得?

    劳务所得是指个人因提供劳务或被雇佣而获得的报酬。

    2021-12-21 15,340
  • 什么叫不当得利

    所谓不当得利,指的是没有合法根据而取得利益,并使得他人遭受利益损害的事实。其中,在学理习惯上,我们将无合法根据而取得利益的人称之为得利人,而将遭受损害的人称为受损人。 所谓不当得利之债,指的是由于不当

    2023-01-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叫民法典 01:15
    什么叫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当于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本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各种各类的民事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

    2,581 2022.04.17
  • 什么叫重婚罪 01:01
    什么叫重婚罪

    我国刑法对于重婚的定义是:有配偶而重婚,或者明知别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这个解释在实践中比较狭隘,只规定了当事人已经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形。实际上,有配偶还与他人以夫妻名义生活的,也涉嫌重婚罪。也就是说,重婚罪的成立不要求行为人必须再次领取

    2,501 2022.04.17
  • 什么叫诈骗案 01:13
    什么叫诈骗案

    依据刑法有关的规定,诈骗案一般针对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人使用虚构、捏造的事实或者通过隐瞒真相的形式,骗取金额较大的公有或者私有财物的行为,诈骗案和诈骗罪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情况下诈骗金额较大的,则可以构成诈骗罪,是属于刑事犯罪会被判

    3,389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