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p2p不还钱是否有法律依据

p2p不还钱是否有法律依据

2023-04-20 16:3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广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4-20回复

除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产品外,其民间机构不还都进入不了人民银行征信系统。1.P2P公司一般就不合规,而且利息超过了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4倍(超过了4.35%*4)就不是合法的。2.而且一般的P2P公司没有经营贷款的权利不还钱不会影响信用记录的,看看出借人是什么公司,如果没有小额贷款拍照,或者担保拍照,就不是合法经营。企业不得向个人发放贷款,法院也不会立案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网贷涉及的法律法规是:《民法典》等,例如网贷合同一般需按照法律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需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等重要内容;以及借款的利息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债务人欠债不还的,是属于合同违约的违法行为,债务人要承担违约的责任,例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律师普法更多>>
  • 口头还钱不还法律上有依据吗
    口头还钱不还法律上有依据吗

    法律上来讲,欠条就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了。因为口头协议与书面协议的效力是一样的,既然债权人通过口头协议对欠条进行了撤销,那就是合法有效的。但是如果以后债权人反悔,要求债务人清偿债务,那么由于债务人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你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已

    2020.07.18 99
  • 父债子还是否有法律依据
    父债子还是否有法律依据

    父债子还没有法律依据,父亲欠的债就应当由父亲自己负责偿还,孩子没有偿还的义务。但是如果父亲去世了,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遗产的,则此时儿子需要对父亲的债务承担偿还责任,但也仅仅是以继承遗产的价值为限承担偿还责任。对于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债务,继承

    2021.04.20 73
  • p2p网贷平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p2p网贷平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上对于网贷平台的性质一般界定为民间融资方式,是一种民间借贷行为。只要借贷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可以依法进行资金融通。

    2021.03.10 131
专业问答更多>>
  • 有法律依据是不是可以不还钱

    通过法律途径可以追回。本人看了你情况,根据你的陈述,建议如果有疑问请与我联系,这样方便具体详细解答,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398号新时空大厦20楼,湖南XX:A律师。

    2022-10-27 15,340
  • 欠债还钱这件事是否有法律依据

    一般在欠债还钱的情况中,首先要找到欠钱的证据,空口无凭,如果他抵赖你是毫无办法的,法院也是无可奈何的取证是件困难的事情,如果找不到他人,可以找借钱时的在场人作证,可以起诉到法院如果没有见证人,那么找得

    2022-07-12 15,340
  • 父债子还是否有法律依据

    “父债子还”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国民法典强调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如果子女没有继承父亲的遗产,对其生前所欠债务没有偿还的义务;如果子女继承了父亲的遗产,父亲生前所欠的债务,也只能从他的遗产中拿出一部分

    2022-05-29 15,340
  • 欠钱不还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欠钱不还可以依法起诉。 2、按照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

    2022-11-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01:15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为: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其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

    2,246 2022.09.04
  •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599 2022.04.17
  •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01:00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电子合同的标的可以为交付商品,也可以为提供服务。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

    1,517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