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金融借贷纠纷的最新司法解释

金融借贷纠纷的最新司法解释

2022-08-17 09:2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17回复

1、民间借贷与金融借贷是两类借贷类型。金融贷款是指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对外所发放的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对外发放贷款,应属于民间借贷。 2、某些纠纷基础法律关系表现为出借金融机构账户控制权纠纷,实际上属于民间借贷。例如,股票证券等资产账户的所有人将账户及账户内资金全权委托他人操作,并约定一定时间后按本金加增值收益交还所有人的,符合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可认定为民间借贷。 3、员工为完成工作任务向用人单位借款的情形,不宜认定单位与员工之间成立民间借贷法律关系。考虑到单位具有制定相关公司财务制度的优势地位,上述争议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司法机构不应以“劳动合同纠纷”受理,司法权不做公司的经营行为的裁判。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间借贷最新司法解释
    民间借贷最新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借款利息和逾期利息,均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2021.03.02 189
  • 借贷纠纷司法解释如何判决
    借贷纠纷司法解释如何判决

    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1.人民法院审查借贷纠纷案件的起诉时,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或无法提供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或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2.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

    2021.03.03 200
  • 新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新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法律规定约束主体明确规范为自然人、法人、非法人者之间资金相互融通行为;作为民间借贷案件基础性的证据为借据、收据、欠条等直接证明双方有民间借贷合意的证据;如果借条未载明实际债权人的,法院也应当先予以受理,需要在庭审过

    2020.01.23 200
专业问答更多>>
  • 金融借贷纠纷司法解释

    1、民间借贷与金融借贷是两类借贷类型。金融贷款是指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对外所发放的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对外发放贷款,应属于民间借贷。

    2022-03-24 15,340
  • 金融借贷纠纷法律解释

    1、民间借贷与金融借贷是两类借贷类型。金融贷款是指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对外所发放的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对外发放贷款,应属于民间借贷。

    2022-03-29 15,340
  •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司法解释

    1、一方主体特定,起诉方多为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相对较少。这里所指的金融借款合同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民间借贷合同,贷款人是指银行或信用社,因此原告是特定的,被告则多为自然人。在所审理的案件中,

    2022-07-03 15,340
  • 借贷纠纷司法解释是?

    据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全文共三十三条,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民间借贷行为及主体范围、受理与管辖进行了规定。司法解释规定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

    2022-07-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介绍贿赂罪最新司法解释 01:15
    介绍贿赂罪最新司法解释

    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可以知道,介绍贿赂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中,“介绍贿赂”主要指的是行为人在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沟通关系、撮合条件,使贿赂行为得以实现的行为。 并且,司法解释规定了介绍贿赂罪的立案标准。

    2,318 2020.12.23
  •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会坐牢吗 01:20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会坐牢吗

    要先明确金融类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性质,如果只是普通的民事借款纠纷,那么其适用的民事方面法律,而民事法律只是争对民事法律关系进行处理,不会涉及刑事责任也就不会坐牢。但是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在法院民事判决生效后,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而逃避执行

    1,816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