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行为涉及船舶监管人员滥用职权

行为涉及船舶监管人员滥用职权

2022-04-07 03:4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4-07回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或者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不按规定对船舶实施登记、检验的;(二)不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三)不按规定履行救助职责的;(四)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一是滥用职权行为发生在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超越这一范围,便构成了其他违法;二是滥用职权行为表现为不正当地行使权力。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滥用职权,是指不法行使职务上的权限的行为,即就形式上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职务权限的事项,以不当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实施违反职务行为宗旨的活动。

律师普法更多>>
  • 船舶所有人可以转让以及租出的船舶的所有权吗
    船舶所有人可以转让以及租出的船舶的所有权吗

    船舶所有人转让以及租出的船舶的所有权,定期租船合同约定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受影响,但是应当及时通知承租人。船舶所有权转让后,原租船合同由受让人和承租人继续履行。

    2020.01.15 158
  • 滥用职权违纪行为什么叫滥用职权罪
    滥用职权违纪行为什么叫滥用职权罪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

    2020.05.05 108
  • 船舶在公海上的行为受什么管辖
    船舶在公海上的行为受什么管辖

    私人船舶在公海上的行为不受任何国家管辖。但是如果进行犯罪行为,相反,按照刑法的普遍管辖原则,对于公害行为各国均可管辖。

    2020.04.18 879
专业问答更多>>
  • 船舶监管人员滥用职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或者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03-23 15,340
  • 所以,船舶监管人员滥用职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或者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03-30 15,340
  • 适用于船舶使用的船舶驾驶员、船舶使用人员适任证书分为哪几个等级

    适任证书等级分为:(一)船长、驾驶员、轮机长和轮机员适任证书等级分为:1.无限航区适任证书分为二个等级:(1)一等适任证书:适用于3000总吨及以上或者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千瓦及以上的船舶;(2)二

    2022-01-20 15,340
  • 船舶车间负责船舶监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港口经营人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港口作业的操作人员应当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从事翻车机、堆取料机和装船机等

    2022-04-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滥用职权罪 01:36
    什么是滥用职权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滥用职权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超越职权,不依照或违反法律法规,决定、处理自己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擅自处理公务,从而侵吞公共财产、造成国家和人民财产的重大损失等行为。滥用职权罪的认定标准

    1,558 2022.04.17
  • 滥用职权量刑标准 01:16
    滥用职权量刑标准

    滥用职权罪是由《刑法》第397条规定的,根据该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507 2022.04.17
  • 滥用职权罪怎么判 01:20
    滥用职权罪怎么判

    出现以下行为之一的,则构成滥用职权罪,将对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况特别严重的,就会判处三到七年的有期徒刑: 对明明知道是无罪的人,或者情节较轻,不认为是犯罪以及不负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等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

    670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