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自诉状自诉人向法院提出请求的方式有哪些

自诉状自诉人向法院提出请求的方式有哪些

2022-07-24 13:5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24回复

提起自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自诉一般用书面的形式,即应当制作并向法院呈递刑事自诉状。但是,自诉人书写自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作出告诉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自诉状或者告诉笔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自诉人、被告人、代为告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二)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三)具体的诉讼请求;(四)致送的人民法院的名称及具体时间;(五)证人的姓名、住址及其他证据的名称、来源等。如果被告人是3人以上的,自诉人在告诉时需按被告人的人数提供自诉状副本。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带为告诉的人,对于已经立案的,经审查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起诉。但当自诉人又提出新的足以证明被告有罪的证据而再次起诉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属于诽谤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协商不成,可以及时搜集证据,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对方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的人包括:在法律规定的自诉案件范围内,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被害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因受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告诉,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以及由于年老、患病、盲、聋、哑等原因不能亲自告诉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并且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也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什么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的人包括:自诉案件的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及近亲属。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自诉案件的范围,包括: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人民检察院或

    2022.04.13 780
  • 人民法院自诉有哪些
    人民法院自诉有哪些

    1、有原告和被告,因果关系清楚,不需要侦查的伤害案。 2、告诉才处理的公然侮辱、诽谤案。 3、抗拒执行判决、裁定案。 4、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5、重婚案。 6、破坏现役军人婚姻案。 7、虐待案。 8、遗弃案。对于以上8种犯罪案件,被害人应

    2020.05.24 108
  • 哪些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哪些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获得子女抚养权的父母一方有权向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2021.03.05 76
专业问答更多>>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自诉案件的提起条件有哪些 01:28
    自诉案件的提起条件有哪些

    自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包括: 适格的自诉人。被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可以提起自诉;被害人因此丧失生命、丧失行为能力,或因为受到强制威吓等没办法告诉的,被害人的配偶、孩子等等,可以帮其进行起诉。 要有明确的被告对象,诉讼请求要具体。在起诉的时候,

    1,119 2022.04.17
  • 超过上诉期提交上诉状法院怎么处理 01:04
    超过上诉期提交上诉状法院怎么处理

    超过上诉期提交上诉状的处理如下:当事人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仅表示上诉,既未递交上诉状,又未请求延期的;或者请求延期但未获人民法院准许而且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又未递交上诉状的;或者请求延期获准后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未递交上诉状的,原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

    5,966 2022.04.17
刑事自诉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