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以假充真

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以假充真

2022-09-13 18:0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福建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13回复

1、所谓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判断。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⑴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⑵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⑶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⑷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⑸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⑹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⑺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⑻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⑼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⑽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⑾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⑿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⒀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其次,根据经营者的行为是否属于误导消费者来判断。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当采用一般标准,即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则个别消费者不得以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这种损害并不意味着要求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按其性质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第三,从经营者行为的主观方面来判断。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的主观要件是故意,但从文义上来理解,欺诈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上当受骗的行为应无疑义,因此,并非经营者主观故意状态不需具备,而是“欺诈”二字本身已经包含或者揭示了经营者的故意心理。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钱勇律师

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

判断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关键在于从事这类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必须提前取得专营、专卖或限制销售的行政许可。根据规定,构成非法经营罪,是擅自经营法律、根据规定,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销售物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构成数罪的判断标准有:主体是有完全刑事责任能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侵犯了两种及以上的刑法保护的法益;主观上是故意或过失的心态;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两种及以上的违法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行贿罪?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行贿罪?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主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次要客体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另外,行贿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这里所说的财物,与受贿罪中的财物相同。

    2020.12.29 104
  • 如何才能判断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如何才能判断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可以根据下列标准认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如果犯罪人实施的行为违反刑法规定的,通常即可认定构成犯罪。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行为,应从犯罪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来综合考虑。

    2020.03.13 129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购买假币罪?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购买假币罪?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判断构成购买假币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3、犯罪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购买数额较大的、伪造的货币的行为。

    2020.12.20 66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以假充真. 以假充真. 以假充真

    1、所谓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2022-04-16 15,340
  • 说的是,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以假充真、以假充真、以假充真

    1、所谓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2022-04-16 15,340
  • 如何识别经营者的行为是否为欺诈、以假充真

    1、所谓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2022-04-16 15,340
  • 如何判断商标侵权行为是否构成

    判定是否属于商标侵权行为标准如下:一、未撤销之前的注册商标均应受到保护;二、准确判定近似商标;三、正确判断类似商品;四、不以商品质量的优劣作为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标准;五、商标注册人的违法使用不影响

    2022-04-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非法经营疫苗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01:15
    非法经营疫苗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非法经营疫苗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1,397 2022.08.01
  • 非法经营如何判 00:53
    非法经营如何判

    非法经营罪是从投机倒把罪中分解出来的罪名,给司法机关留下了较大的裁量空间。非法经营罪的刑事责任,包括一般量刑标准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一般量刑标准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以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

    1,028 2022.04.17
  • 无证网贷平台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 01:17
    无证网贷平台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

    无证网贷平台的放贷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需要根据以下几个条件进行判断。 第一,其放贷的行为是否是以营利为目的; 第二,该无证网贷平台是否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所谓“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无证网贷平台机构2年

    3,120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