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案件中提供虚假证据、伪造、转移、谎报案情的,应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提供虚假证据处罚如下: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提供虚假证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提供虚假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
-
行政案件作伪证如何处罚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5.22 665 -
行政诉讼提供假的证据如何处理
行政诉讼过程中,伪造证据,一经查实,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07.20 418
-
民事案件中提供虚假证据如何处理
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当事人为实现自己的目的,提供虚假的证据,只是诉讼一方的意思,证据需要经过法院审理,当庭质证。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当事人对证据质证后,
2022-02-12 15,340 -
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谎报案情、谎报案情情节严重的行为有哪些
应属于提供虚假的证言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行为。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一)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
2023-02-13 15,340 -
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的行为构成犯罪吗
根据法律规定,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涉嫌诬告陷害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犯罪。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
2022-02-13 15,340 -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虚报、假报名、伪造证据、金融票证等信息如何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7月发布的《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399条规定,“原判决、裁定认定被告人姓名等身份信息有误,但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裁定
2022-01-26 15,340
-
00:58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如何处罚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侵犯的法益是国家居民身份证的管理制度,身份是指他人或者组织之间的关系,国家通过居民身份制度来使这种关系形式化,而使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权益的事务时,身份证件能够起到证明身份的作用,妨碍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1,267 2022.04.17 -
01:10
虚假诉讼罪如何报案虚假诉讼罪,指的是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时,所依据的事实是捏造的,其行为严重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或妨害司法秩序,构成犯罪。 由于虚假诉讼发生在民事诉讼案件中,所以,发现虚假诉讼罪时,最直接的报案方式是向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报案。报
3,948 2022.05.11 -
01:02
行政案件怎么处理行政案件的处理方式如下:对违法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后果轻微的违反行政管理行为,执法人员可当场作出如下处罚:1、警告;2、对公民处50元以下罚款;3、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口头告知当事人作出
6,1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