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短信辱骂算犯法吗?

短信辱骂算犯法吗?

2022-10-09 18:0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云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9回复

通常不构成犯罪。给你打骚扰电话、发短信威胁,打扰了你的生活,情节较轻的,属于民事侵权案件,并根据具体的案情决定是侵犯名誉权还是其他人身权,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一意孤行,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工作等,可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罚款甚至拘留的行政处罚。如果有侮辱、诽谤等情形,并且给你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可能涉嫌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此罪属于自诉案件,除给你造成重伤等严重损害情形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以外,应由你自行向法院起诉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发短信骂人属于违法行为,一般情况下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发短信骂小三一般是不犯法的,如果发短信太频繁,且对小三的生活造成影响,小三报警了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会依法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会处拘留或者罚款。

律师普法更多>>
  • 侮辱短信犯法吗?
    侮辱短信犯法吗?

    发侮辱性短信犯法。法律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治安管理部门勘验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或者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01.19 88
  • 老婆发短信辱骂小三,这样犯法吗
    老婆发短信辱骂小三,这样犯法吗

    老婆发短信骂小三是属于违法行为。虽然小三属于不道德破坏别人家庭,合法婚姻的受害一方其遭遇值得同情与理解,但是小三的人格尊严一样受法律保护,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式予以侵害。合法婚姻的受害方基于其配偶的背叛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只能向其配偶提出相应

    2022.04.14 1,028
  • 短信不停地辱骂算诽谤罪吗
    短信不停地辱骂算诽谤罪吗

    需要具体分析,如果满足下列条件,就构成诽谤罪: 一、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 二、须有散布捏造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行为。 三、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四、情节严重的。

    2020.04.02 189
专业问答更多>>
  • 发短信辱骂别人算犯法吗

    一、通过发手机短信,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如并未在公开场合侵犯他人的名誉,也没有公然散布不利于他人的言辞,无法证明该人发短信的行为,使他人的社会认可度下降,则该人的行为虽不道德,但尚不符合法律意义上侵

    2022-03-25 15,340
  • 发短信辱骂你犯法吗?

    一、通过发手机短信,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如并未在公开场合侵犯他人的名誉,也没有公然散布不利于他人的言辞,无法证明该人发短信的行为,使他人的社会认可度下降,则该人的行为虽不道德,但尚不符合法律意义上侵

    2022-04-08 15,340
  • 短信辱骂是犯罪吗?

    通常不构成犯罪。给你打骚扰电话、发短信威胁,打扰了你的生活,情节较轻的,属于民事侵权案件,并根据具体的案情决定是侵犯名誉权还是其他人身权,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

    2022-05-01 15,340
  • 发短信辱骂别人犯法吗?

    一、通过发手机短信,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如并未在公开场合侵犯他人的名誉,也没有公然散布不利于他人的言辞,无法证明该人发短信的行为,使他人的社会认可度下降,则该人的行为虽不道德,但尚不符合法律意义上侵

    2022-04-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直播间辱骂别人犯法吗 00:51
    直播间辱骂别人犯法吗

    直播间辱骂他人的行为犯法,该行为违反法律的规定。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民事主体不仅享有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利,也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在直播间辱骂他人的行为,首先即损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其次,如果他人的名誉由

    4,660 2022.05.11
  • 通过网络辱骂同学违法吗 01:16
    通过网络辱骂同学违法吗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微信群聊训话骂脏话,在手机通话中歪曲事实,谩骂他人,新闻评论中恶意攻击他人的现象并不少见。如果是未成年网络辱骂他人的,涉嫌违法吗? 未成年网络辱骂他人,情节严重的涉嫌侮辱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中

    3,131 2022.04.15
  • 手机短信算离婚证据吗 01:49
    手机短信算离婚证据吗

    手机短信能否直接作为证据,一般需要考量收集短信是不是具有证据效力,就是说手机短信应该具备证据的可能:关联性、客观性以及合法性。 1、证据客观性是指证据作为案件事实的客观遗产而存在的客观存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转移。证据的客观性要求短信必须真

    867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