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在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认定的吗

在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认定的吗

2020-06-30 17:1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内蒙古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0-06-30回复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的目的,理论界和实务界有不同的看法。肯定论者认为首先要看行为人是否采取了刑法所规定的欺诈手段,凡使用刑法所规定的欺诈手段的,原则上均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否定论者认为对于合同诈骗罪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1)骗取他人财物目的说。认为合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骗用或占用,建议立法删去“非法占有”之限定,同时表述为“骗取他人财物”,以减少理论纷争和实务混乱。审判实务中,区分骗用与占有意图,作为量刑情节。(2)获取不法经济利益目的说。认为合同诈骗罪存在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主张应修改立法规定,不强调“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确立“非法获取不法经济利益”的目的。(3)双重目的说。认为非占有目的不是合同诈骗罪的惟一主观要件,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构成中“无意履行合同意念”与“非法占有目的”并存。笔者认为,持否定意见的几种观点均值得商榷,都存在一定不足。持肯定意见的观点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根本无法解决问题。正确认定非法占有的目的,应从合同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合同有以假面目签订的合同和真面目签订的合同。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及违约后的态度看,同时参照199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使用诈骗方法募集巨额资金后,携带被害人财物逃跑的;(2)肆意非法处置、滥用、变相占有被害人财物的;(3)大肆挥霍对方的定金、预付款,致使被害人财物无法返还的;(4)以支付中间人高额回扣、介绍费、提成等方法,致使被害人财物无法返还的;(5)使用被害人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被害人的财物无法返还的;(6)将以诈骗方法得来的财物大部分用于归还债务,弥补亏空的;(7)根本就没有经营条件和履行合同的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8)抽逃、转移、隐匿被害人财物,有条件归还而拒不归还的;(9)隐匿销毁财务账目,或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被害人财物的;(10)为继续实施合同诈骗,拆东墙补西墙,或将被害人财物用于亏损或进行不营利生产经营项目的;(11)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被害人财物,或者致使被害人财物无法返还的等。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合同诈骗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1)使用诈骗方法募集巨额资金后,携带被害人财物逃跑的; (2)肆意非法处置、滥用、变相占有被害人财物的; (3)大肆挥霍对方的定金、预付款,致使被害人财物无法返还的; (4)以支付中间人高额回扣、介绍费、提成等方法,致使被害人财物无法返还的; (5)使用被害人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被害人的财物无法返还的;等等。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认定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如何认定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认定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如下: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得资金后逃跑;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 4、利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 6、隐匿、销毁账目、

    2022.04.13 1,292
  • 如何认定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如何认定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

    2020.04.06 488
  • 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怎样认定
    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怎样认定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

    2020.02.25 291
专业问答更多>>
  • 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吗

    合同欺诈非法占有的认定:(1)使用欺诈筹集巨额资金后,携带受害人财产逃跑;(2)肆意非法处置、滥用、变相占有受害人财产;(3)挥霍对方的存款和预付款,使受害人财产无法返还。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在签

    2021-12-26 15,340
  • 集资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非法集资司法解释》第四条第二款第(一)之规定。第四条第二款: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

    2022-03-13 15,340
  • 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怎么认定

    在实践中,要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必须坚持以客观为基础的主观判断,即在查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经验规则和逻辑规则。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先是否有偿

    2021-11-22 15,340
  • 借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诈骗,应当如何认定借贷诈骗罪还是非法诈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判断。 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 我们认为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从行为人借钱的理由与实际用途与行为人借款

    2022-01-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6种情形 00:58
    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6种情形

    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6种情形如下: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

    3,891 2022.05.11
  • 认定为诈骗罪的四个特征 01:26
    认定为诈骗罪的四个特征

    认定诈骗罪的四个特征有: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他人财物所有权,该罪的侵犯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不含行为人骗取其他非法的利益; 2、诈骗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

    2,496 2022.04.17
  • 诈骗罪的认定有哪些条件 00:55
    诈骗罪的认定有哪些条件

    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款额较大的他人财物的行为。认定诈骗罪的特征有: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他人财物所有权,该罪的侵犯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不含行为人骗取其他非法的利益; 2

    2,672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