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挪用公款外地买房是营利吗

挪用公款外地买房是营利吗

2022-04-30 10:1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4-30回复

挪用公款外地买房是营利吗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这是指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作为挪用人或者他人进行营利活动的资本,如挪用人本人或者他人将挪用的公款用于生产、经营、买房出租,作为个人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入股资金,存人银行或者借给他人而个人取利等,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后,为私利以个人名义将挪用的公款借给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使用的,不管这些单位是合将其挪用的公款用于营利活动,都应视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而不能认为属于挪归公用,这里的数额较大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以挪用公款15万至20万元为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挪用公款购买住房,不属于盈利性活动。其行为涉嫌挪用公款罪或者贪污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挪用或者贪污购买的房屋,依法要被追缴。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挪用公款购买住房,不属于盈利性活动。其行为涉嫌挪用公款罪或者贪污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挪用或者贪污购买的房屋,依法要被追缴。

律师普法更多>>
  • 挪用公款中购买房屋是盈利行为么
    挪用公款中购买房屋是盈利行为么

    不属于盈利性活动。其行为涉嫌挪用公款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挪用公款购买的房屋,依法要被追缴。

    2020.09.06 97
  • 外地买房能用公积金贷款吗
    外地买房能用公积金贷款吗

    外地买房能用公积金贷款。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条件如下: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 2、已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以上; 3、有稳定的职业和经济收入,有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所有债务月偿还本息额不得超

    2022.04.14 453
  • 挪用公款18500是高利贷吗
    挪用公款18500是高利贷吗

    挪用公款18500左右,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6.26 81
专业问答更多>>
  • 挪用公款买房是营利吗?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用于买房自住的,不算非法活动也不算营利活动。挪用公款用于买房的,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1-09-07 15,340
  • 借公款挪用还贷算是营利活动吗?

    挪用公款偿还贷款通常是一种盈利活动。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挪用公款罪中的营利活动是指为获取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活动。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是营利活动,取决于行

    2021-12-05 15,340
  • 挪用公款买房子是什么罪

    如果是用来买房子,也有可能是职务侵占,未必是挪用公款的,根据罪名的不同,是五年以上有期徒期加没收财产,或是三到七年的有期徒刑。罪名需要看检察院认定的罪名和公诉方掌握的证据而定,刑事案件一经公安机关立案

    2022-03-29 15,340
  • 外地买房可以用公积金贷款吗

    如果是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话,目前在异地是不能申请办理的,如果是异地提取公积金,那么需要符合要求: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1.购买、建造、翻建或大修具有所有权的

    2022-02-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挪用公款能保释吗 00:57
    挪用公款能保释吗

    保释一般指取保候审,刑事案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根据现行检察院颁布的《刑事诉讼规则》,不得取保候审的有两类人,一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二是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其他犯罪嫌疑人。同时,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都有取保候审的决定权。

    937 2022.04.15
  • 挪用公款是什么意思 01:14
    挪用公款是什么意思

    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

    2,543 2022.04.15
  • 挪用公款罪能取保吗 01:09
    挪用公款罪能取保吗

    挪用公款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1,365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