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民法典关于贷款人放弃抵押权的情形

民法典关于贷款人放弃抵押权的情形

2022-08-20 08:3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广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20回复

第75条:同一债权有两个以上抵押人的,债权人放弃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担保的,其他抵押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减轻或者免除其应当承担的担保责任。同一债权有两个以上抵押人的,当事人对其提供的抵押财产所担保的债权份额或者顺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抵押权人可以就其中任一或者各个财产行使抵押权。抵押人承担担保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抵押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需要持不动产登记证明、抵押权消灭的材料等必要材料,申请抵押权注销登记。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抵押权可以直接放弃,抵押人放弃抵押权后,抵押人可以注销登记。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典下怎么判定抵押权放弃
    民法典下怎么判定抵押权放弃

    民法典规定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的可以直接向抵押人说明,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的,其他担保人在抵押权人丧失优先受偿权益的范围内免除了其担保责任,除非其他担保人承诺仍然提供担保。

    2021.04.21 101
  • 关于民法典中的抵押权转移
    关于民法典中的抵押权转移

    抵押权不转移所有权,抵押财产的所有权仍然属于抵押人,抵押权只是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2021.02.08 87
  • 民法典关于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关于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 抵押权人

    2021.04.29 177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关于抵押权人放弃债务人的抵押权

    第75条:同一债权有两个以上抵押人的,债权人放弃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担保的,其他抵押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减轻或者免除其应当承担的担保责任。同一债权有两个以上抵押人的,当事人对其提供的抵押财产所担保的债权份额

    2022-04-11 15,340
  • 民法典抵押权人如何放弃抵押权

    1、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四百零九条的规定,抵押权人可以放弃抵押权或者抵押权的顺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协议变更抵押权顺位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内容。但是,抵押权的变更未经其他抵押权人书面同意的,不得对

    2022-05-13 15,340
  • 民法典关于抵押权人放弃债务人的抵押权的规定有哪些

    第75条:同一债权有两个以上抵押人的,债权人放弃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担保的,其他抵押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减轻或者免除其应当承担的担保责任。同一债权有两个以上抵押人的,当事人对其提供的抵押财产所担保的债权份额

    2022-04-18 15,340
  • 民法典抵押权人该怎么放弃抵押权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四百零九条的规定,抵押权人可以放弃抵押权或者抵押权的顺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协议变更抵押权顺位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内容。但是,抵押权的变更未经其他抵押权人书面同意的,不得对其他

    2022-06-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 01:19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主要依据是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根据第680条,法律明确禁止了高利放贷的行为,民间借贷的利率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率。具体来说,国家会根据每年的经济情况不同,作出一定的法定利率调整。因此,如果高利借款人与民间贷

    5,686 2022.04.15
  • 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的区别 01:09
    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的区别

    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种贷款形式对应的方式不相同,按揭贷款通常是需要将购房者所要购买的房子作为抵押物,而抵押贷款的贷款方式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抵押物除了房子也可以是其他的物品; 2、两种贷款的贷款用途不相同,按揭贷

    306 2022.04.15
  • 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 01:03
    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具体如下: 1、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的法律规定; 2、依法成立的

    7,843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