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权流转法第九条中有哪些行政法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第九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可以是承包农户,也可以是其他按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允许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受让方应当具有农业经营能力。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合同无效。但发包方无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态的除外。 三是不构成违约和诈骗。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各自返还财产即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在民法典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1、合同双方的基本有效信息,如姓名、地址等;2、经营权被流转土地的名称、面积和坐标等;3、经营权流转土地的主要用途;4、流转价格,款项支付方式和时间等;5、双方违约责任。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有哪些条款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承包方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与受让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流转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
2020.06.05 191 -
土地承包权的流转有哪些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互换、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方式,具体的是: 1.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经营需要,对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 2.转包是指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
2021.03.10 223 -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八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方式,流转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转让以及继承等。
2021.01.16 403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优先权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提及的优先权有两条:第四十七条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第三十三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平等协商、自
2022-05-01 15,340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规定承包土地流转,应当遵循哪些规定?
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其承包土地。承包方委托发包方或者中介服务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的,流转合同应当由承包方或其书面委托的代理人签订。如果有纠纷,可
2022-04-27 15,340 -
承包土地流转的方法有哪些
土地承包流转的方式有哪些?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
2023-10-09 15,340 -
哪些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违法行为?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5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不得将承
2022-10-24 15,340
-
00:56
土地流转合同合法吗土地流转合同合法。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受让方,受让方支付价款的行为;土地使用权交易中,经常存在的情形:在签订转让合同时,转让方未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合同签订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办理土地使用权变
2,928 2022.05.11 -
01:35
什么是农村土地承包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条和第2条规定,为了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
4,195 2022.04.15 -
01:22
网络安全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罚款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五十九条对法律责任做出的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在实施了相关的违法行为后,需要承担的支付罚款的责任是不一致的,需要依据其具体的违法行为以及违法情节严重程度来确定有关的罚款数额。其中对网络运营者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的违法
9,73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