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有哪些?

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有哪些?

2023-03-15 17:3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福建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3-15回复

劳动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审核通过就是提供的申请内容准确无误,已经通过审核,取得揺号资格。是否能获得号牌还要查询摇号结果,什么时候在“审核通过”的位置变成“中签”,就可以上牌了,有效期届满可以申请延期,否则有效期失效就要重新办理申请手续。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招摇撞骗罪,是指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是招摇撞骗罪
    什么是招摇撞骗罪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构成招摇撞骗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0.05.27 191
  • 招摇诈骗罪是什么
    招摇诈骗罪是什么

    招摇诈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伪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或者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威信和正常活动的行为。根据规定, 1、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2.04.14 882
  • 招摇撞骗罪是什么
    招摇撞骗罪是什么

    招摇撞骗罪是指行为人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行为。

    2020.08.17 178
专业问答更多>>
  • 摆摊是不是想摆什么都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 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

    2023-03-01 15,340
  • 摆账是什么意思

    一、摆账定义:指银主将资金以客户的名义存入银行,暂时摆放到客户的账上,名义上充当客户的资产,客户按照合同付给银主一定的息差.二、操作条件:1.客户目的是拿到对账单,或资金在客户账上可以查询;2.在存款

    2022-02-12 15,340
  • 科目三考试方向摇摆都是属于风险驾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定额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2022-10-07 15,340
  • 宪法是摆设还是摆设

    宪法的规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不是摆设。法律依据: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2023-02-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招摇撞骗罪 01:01
    什么是招摇撞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

    1,217 2022.04.17
  • 什么是指招摇撞骗罪 01:03
    什么是指招摇撞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

    1,149 2022.04.15
  • 招摇撞骗罪是什么意思 00:57
    招摇撞骗罪是什么意思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冒充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人员;二是此种国家机关人员冒充他种机关工作人员,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冒

    2,882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