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网络信息散布他人名誉是否侵权

网络信息散布他人名誉是否侵权

2022-03-11 11:4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贵州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11回复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具体的诽谤行为作了规定,摘录如下: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第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第四条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第五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第六条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第七条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第八条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钱勇律师

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

网络上散布捏造损害他人名誉是诽谤罪。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或篡改信息中涉及他人原始信息内容,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网上传播,或者组织他人,指导人员在网上传播,可以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浏览次数超过5000次或转发次数超过500次,造成受害人或近亲属精神障碍、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等视为严重情节。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网络侵权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据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口头散布谣言损害他人名誉
    口头散布谣言损害他人名誉

    散布谣言诋毁他人名誉,情节严重涉嫌诬告陷害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2021.03.27 1,347
  • 辱骂他人是否侵害名誉权
    辱骂他人是否侵害名誉权

    随意侮辱、谩骂他人属于侵犯名誉权。侵害名誉权的,受害人可以直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在侵害名誉的范围内消除影响。如果造成精神伤害的,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失。如侵权人拒不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

    2021.01.01 265
  • 网络发布不实信息是否违法
    网络发布不实信息是否违法

    在网络上发布不实的信息,对他人进行诋毁损害名誉权的,是属于侵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在网络上造谣的,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等,对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也是会构成犯罪的。

    2020.01.31 1,162
专业问答更多>>
  • 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和名誉是否属于侵权行为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具体的诽谤行为作了规定,摘录如下: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

    2022-03-27 15,340
  • 网络名誉侵权, 网络侵害名誉侵权的行为怎么认定

    关于某一行为是否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须有传播散布之行为,即该行为需为第三人所知悉;侵害行为系针对特定人为之;传播内容必须有妨誉性,即该内容具有贬损他人名誉、降低他人社会评价的

    2022-04-26 15,340
  • 在网络上散布谣言,多次转发、散布、诋毁他人名誉,应当如何定性?

    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明知

    2022-03-21 15,340
  • 在网络上散布谣言,多次转发,散布,诋毁他人名誉,应当如何定性?

    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明知

    2022-03-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侵害他人名誉权承担什么责任 00:55
    侵害他人名誉权承担什么责任

    不法行为人侵害他人名誉权,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损害他人的名誉权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名誉一般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公民的名誉权若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

    2,160 2022.04.17
  •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于哪一年颁布 00:59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于哪一年颁布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于2006年5月18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8号公布,根据2013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4号《国务院关于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决定》修订。该《条例》共27条,自2013年3月1日

    3,684 2022.04.12
  • 信息网络罪判多久 01:11
    信息网络罪判多久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且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这项罪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旨在将发布违法

    2,374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