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对项目建设单位未履行拨款义务的行为如何处理

对项目建设单位未履行拨款义务的行为如何处理

2022-03-15 19:1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陕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15回复

项目建设单位伪造公文,我朋友不知情,更没有授意。在申报过程中,按照《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第七条第四款、《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二章第十四条第二、第三款的规定申报的,是按其职责正常上报的。并且项目资金到位后,应由财政部门按基本建设程序(即按工程的形象进度拨款)拨付工程款,但财政部门没有按这一规定拨款,造成了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朋友也涉玩忽职守么?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未批先建是指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未经环评审批或未依法重新获批时,擅自开工建设的违法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行政机关未履行处理义务
    行政机关未履行处理义务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特别是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履行告知义务。告知程序是行政处罚的必经程序。“告知”对于当事人来说,是其法定的权利;对于行政机关来说,是其法定的义务。如果行政机关未履行告知程序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就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2020.03.25 128
  • 项目法人是建设单位吗
    项目法人是建设单位吗

    建设单位与项目法人多数情况为同一组织,只是概念使用的范围有一定区别。建设单位一般存在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是对全过程负责的组织。项目法人是按照国家工程项目“四制”(即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项目招投标制及项目合同管理制)的管理规定,对工程项目建

    2020.10.04 3,890
  • 如何处理父母不对子女履行义务
    如何处理父母不对子女履行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2021.03.15 85
专业问答更多>>
  • 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定义务的,如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的规定: 第二百四十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

    2022-04-26 15,340
  • 用人单位未履行告知义务的处罚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二)未实施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

    2022-01-30 15,340
  • 建设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应当承担哪些责任建设单位履行哪些义务

    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有:(1)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2)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3)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

    2022-02-15 15,340
  • 卫生行政许可单位未履行告知义务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

    2022-03-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建设项目手续办理流程 01:12
    建设项目手续办理流程

    建设项目手续办理流程如下: 1、项目核准证由当地发改委办理,根据发改的要求办理,办理这个证的目的是项目立项。主要提供可研报告或者项目建议书,国土提供的选址规划条件。环评与规划文件可以后置;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个由当地规划部门办理,根

    6,814 2022.05.11
  • 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权可以转让吗 01:17
    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权可以转让吗

    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权,也可以进行转让。这种转让并不会免除股东的出资,而是在公司股权转让的同时,原股东的出资义务也转让给了新股东。新股东在受让股权后,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要求,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权,在

    1,129 2022.04.17
  • 无法履行的合同如何处理 01:09
    无法履行的合同如何处理

    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势变更,致合同之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显失公平,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后,允许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

    660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