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补偿安置主要有哪些法律规定
补偿安置主要有哪些法律规定

补偿安置主要有哪些法律规定

2020-01-21 114
普法内容
补偿安置的法规包括:《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民法典》中关于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等内容的具体法律法规等各项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典关于安置补偿标准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关于安置补偿标准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

    2021-01-24 125
  • 法律条文中的安置补偿有哪些条例法条
    法律条文中的安置补偿有哪些条例法条

    补偿安置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实行一比一产权置换,或支付不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货币补偿。

    2020-02-24 72
  • 关于安置补偿金如何进行认定的法律规定
    关于安置补偿金如何进行认定的法律规定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2021-03-31 66
专业问答更多>>
  • 关于补偿安置主要有哪些法律规定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

    2022-05-16 15,340
  • 补偿安置主要有什么法律规定

    关于补偿安置主要的法律规定有:补偿安置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实行一比一产权置换,或支付不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货币补偿

    2022-06-06 15,340
  • 民政赔偿安置补偿有哪些法律规定?

    关于补偿安置主要的法律规定有:补偿安置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实行一比一产权置换,或支付不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货币补偿

    2022-06-09 15,340
  •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法律有哪些规定

    1、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属于法律行为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房屋拆迁双方的法律行为。协议关系主要有房屋拆迁双方当事人参加,仅有一方当事人,协议关系便不能成立。 2、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法律平等性 房屋拆迁当事

    2021-04-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00:59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安置补偿协议,即政府和被征收人签订的协议,从本质上来说,其属于行政协议,如果认定其无效,要根据法律规定来认定。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采用不正当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和他人串通,损害国家

    1,023 15,340
  •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哪些 00:51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哪些

    安置补偿协议,即政府和被征收人签订的协议,从本质上来说,其属于行政协议,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安置补偿协议合同无效: 1、采用不正当手段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和他人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采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

    71 15,340
  •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 01:02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实际出资人即隐名股东可以与名义出资人签订代持股协议,且该协议合法有效,除非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出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隐名股东想要得到公司的承认需征得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东同意。除此之外,名义股东与实际

    1,094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