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丢弃人民币违法吗
丢弃人民币违法吗

丢弃人民币违法吗

2020-12-26 1,129
普法内容
故意丢弃人民币不犯法,故意损坏人民币犯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 (一)故意毁损人民币; (二)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 (三)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 (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损害人民币的行为。前款人民币图样包括放大、缩小和同样大小的人民币图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九条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一)故意毁损人民币;(二)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三)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损害人民币的行为。前款人民币图样包括放大、缩小和同样大小的人民币图样。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丢弃他人财物违法么
    丢弃他人财物违法么

    丢弃他人财物是否违法,视具体情况而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3-05 791
  • 侵占3000元人民币违法吗
    侵占3000元人民币违法吗

    侵占3000元违法,但是不构成侵占罪,因为没有达到犯罪的立案标准,行为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3-23 413
  • 随意丢弃子弹违法吗
    随意丢弃子弹违法吗

    违法,子弹一般为警务人员持有,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会造成武器装备肇事罪,还可能构成渎职罪,不仅会追诉刑事责任,还会受到政务处分。

    2020-08-25 616
专业问答更多>>
  • 遗弃人民币犯法吗遗弃人民币犯法吗

    故意丢弃人民币不违法,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故意损坏人民币;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资料、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是违法的。

    2021-11-05 15,340
  • 人民币不收人民币违法吗?

    不收人民币违法是违法的。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虽然目前移动支付普及,人民币的使用频率被大大降低了,但是商家并不可以以不方便为由,拒收人民币要求进行移动支付,拒收实际上是挑战了法定货币的

    2023-11-22 15,340
  • 丢弃他人财物违法么

    丢弃他人财物是否违法,视具体情况而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12-28 15,340
  • 伪造人民币流通币是违法犯罪吗?

    伪造停止流通人民币不犯罪,造流通货币的犯伪造货币罪,如果伪造已经停止通用的古钱,废钞,则不成立犯罪。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3-02-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人民币造假判多少年 01:00
    人民币造假判多少年

    人民币造假具体会判几年,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伪造货币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

    1,617 15,340
  • 侮辱人民币罪是什么罪 01:02
    侮辱人民币罪是什么罪

    侮辱人民币不构成犯罪。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的规定,故意损毁人民币,属于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应对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并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刑法上没有侮辱人民币罪,但是有侮辱国旗、国徽罪。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故意在公众场合践踏、毁损、涂划、焚烧

    3,983 15,340
  • 烧掉1000万人民币怎么判刑 01:17
    烧掉1000万人民币怎么判刑

    烧掉1000万人民币怎么判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一般情况,烧掉1000万人民币,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2、对于其他毁损人民币以牟取利益的行为,可由执法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

    76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