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被转移怎么执行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被转移怎么执行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被转移怎么执行

2021-10-27 17
普法内容
1、不当得利被失利方转移的,如果取得不当得利方不是善意取得的,失利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不当得利受让人。 2、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不当得利法院执行程序
    不当得利法院执行程序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不当得利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

    2020-04-19 83
  • 2022民法典中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是什么?
    2022民法典中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是什么?

    1、在不当得利当中受有损失的一方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不当得利,但是为履行道德义务、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和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不能要求返还。 2、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2021-08-22 44
  •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返还利益的范围是哪些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返还利益的范围是哪些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返还利益的范围如下: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因受益人的善意或恶意而异。 1、善意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仅限于现有利益。当现有利益的确定期限是受益人返还利益的请求时,非现有利益将免除返还义务; 2、恶意受益人承担比善意受益人更严格的返

    2022-04-15 343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中的不当得利债权被转让时有哪些效力

    可以。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并没有相关法律规定,不当得利

    2023-01-11 15,340
  • 民法典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的债务

    可以,但要看具体规定。不当得利之债并非基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而产生,虽不属合同之债(合同债权),但亦属债的范畴。我国法律没有规定不当得利债权能否转让,但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未禁止不当得利之债的转让,

    2023-05-09 15,340
  • 不当得利之债的转移在法律中怎么规定?

    从法律上我们从不当得利之债系法定之债,不当得利受损人有权请求受益人承担返还的义务,即受损人对受益人享有不当得利债权。而不当得利之债的转移中存在几个条件,必须有有效的债权存在、债权必须有可转让性、必须要

    2023-03-28 15,340
  • 民法典上什么是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

    2022-04-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1,793 15,340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27 15,340
  • 不当得利债权人是什么意思 01:41
    不当得利债权人是什么意思

    不当得利的债权人是指,在债务人无法律上的原因受财产利益的情况下,利益受损害的人。不当得利方应负返还的义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当得利的构成应有四个要件:1、一方受有财产利益;2、另一方受有财产损害;3、一方受益与另一方受损之间存有因果关系;

    1,238 15,340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