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职务犯罪30万能判刑几年
职务犯罪30万能判刑几年

职务犯罪30万能判刑几年

2020-10-05 145
普法内容
职务犯罪30万的如果是构成挪用公款罪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可判无期徒刑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侵犯商标罪30万元能判缓刑吗?
    侵犯商标罪30万元能判缓刑吗?

    不能。 经营数额是30万,就已经达到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缓刑只能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没有其它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缓刑的可能性不大。 一般而言,可以犯罪情节较轻,没有再可以犯罪的危险的情况下,侵犯

    2020-01-29 101
  • 职务侵占、职务侵占能判几年刑?
    职务侵占、职务侵占能判几年刑?

    一情况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以上有期徒刑。我国法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020-12-23 226
  • 虚假诉讼30万判几年
    虚假诉讼30万判几年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虚假诉讼30万,一般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0-06-04 168
专业问答更多>>
  • 论职务犯罪30万判几年

    挪用公款30万元属于巨额,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三

    2021-12-04 15,340
  • 职务犯罪受贿30万判几年

    【对犯受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苏义飞律师提示:犯贪污罪的,根据情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

    2022-08-16 15,340
  • 职务犯罪30万能判多少年

    利用职务挪用公款30万元属于巨额,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

    2021-12-04 15,340
  • 职务犯罪受贿30万元应判几年

    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2022-08-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新刑法30万判几年 00:55
    新刑法30万判几年

    新刑法30万判几年,要根据具体的罪名来定。挪用公款3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应当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1,179 15,340
  • 诈骗罪30万判几年 00:59
    诈骗罪30万判几年

    行为人诈骗30万属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应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除此之外,诈

    11,440 15,340
  • 职务侵占380万判几年 00:51
    职务侵占380万判几年

    职务侵占三百八十万,属于法律规定的“数额巨大”的情节,人民法院一般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对于侵占预防控制灾害的款物;为了实施犯罪活动而实施侵占;在企业改制、破产、重组过程中进行职务侵占;多次职务侵占;严重影响生产经营;侵占救灾

    82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