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关于非吸案需要赔偿吗
关于非吸案需要赔偿吗

关于非吸案需要赔偿吗

2020-12-02 157
普法内容
对于非吸案不报案是不能赔付的,一般是优先按照比例退还给登记在案的投资者。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非吸案不报案可以赔偿吗
    非吸案不报案可以赔偿吗

    非吸案不报案不可以赔偿。非吸全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根据相关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

    2022-05-11 1,884
  • 非吸案例非吸一般需要做几次笔录
    非吸案例非吸一般需要做几次笔录

    警察局做笔录要两次的。原因是需要核实具体情况。公安局做的笔录分为两种:一种是询问笔录,针对受害人、证人等的,一种是讯问笔录,是针对犯罪嫌疑人,违法行为人的。笔录是法律行业中的专业术语,就是将证人、犯罪嫌疑人、或目击证人的详细身份和话语记录的

    2020-10-18 532
  • 非吸案赔偿顺序是什么
    非吸案赔偿顺序是什么

    非吸案赔偿顺序是赔偿被害人再交罚金。非法集资赔偿因为犯罪的行为而使得被害者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了依法给予法定的刑事处罚之外,并应该按照情况判处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承担了民事赔偿的责任的犯罪分子,并且同时被判处罚金的情况下,其财产不能

    2022-04-17 2,538
专业问答更多>>
  • 非吸案不报案能赔偿吗

    非吸案不报案是不能赔付的。遭受非法集资不报案的,公安机关无法获知非法集资的行为,就不能对违法所得进行追缴,受害人就得不到赔偿。《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

    2022-06-03 15,340
  • 关于非吸退赔付新规

    所谓涉案财物,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可见,涉案财物既包括违法所得,也

    2022-05-31 15,340
  • 非吸案件的赔偿问题

    受害人取回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的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二种: 1、如果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已经将赃款扣押的,可以直接由公安机关发还给受害人,或由法院在刑事判决后返还受害人。 2、受害人可以另外提起民事诉讼,要

    2022-05-05 15,340
  • 有人非法吸收父母存款,关于非吸涉案金额怎样算?

    非吸涉案的定案金额如果与报案人报的金额不符,报案人可以向立案(侦办)机关提供有力证据,证明自己报案金额属实。如果无法证实报案人报案金额的真实性,则要以办案机关认定的金额为准。

    2022-08-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非吸案会牵连家属吗 01:08
    非吸案会牵连家属吗

    非吸案联家属要是参与了这个就会联系到家属。这个看其一、如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没有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没有为犯罪嫌疑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提供帮助的,则不构成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不会牵连到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其二

    826 15,340
  • 非吸案高管怎么判刑 01:01
    非吸案高管怎么判刑

    非吸案件的高管或者负责人一般都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法律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649 15,340
  • 非吸能保释吗 00:54
    非吸能保释吗

    保释是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术语,在我国称为取保候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可以适用取保候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适用取保候审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就是,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71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