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过失犯罪如何判刑
过失犯罪如何判刑

过失犯罪如何判刑

2022-04-13 671
普法内容
过失犯罪的判刑要根据犯罪的类型而定。如果是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或者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将会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于情节较轻的,将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构成过失犯罪
    如何构成过失犯罪

    具备以下几个要件构成过失犯罪: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2、客观上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 3、《刑法》分则对该类过失犯罪进行了明确规定。

    2020-06-01 82
  • 如何判定过失失职罪的量刑标准
    如何判定过失失职罪的量刑标准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

    2020-06-10 75
  • 罪犯如何认定过失杀人?
    罪犯如何认定过失杀人?

    犯罪未遂后,构成过失杀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认定: 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 2、主观上,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 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

    2020-09-25 87
专业问答更多>>
  • 直接犯罪和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院如何量刑呢?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

    2023-04-05 15,340
  • 过失犯罪介入因素,法院对过失杀人罪如何判刑呢?

    一般的话你这个是属于“防卫过当”,法官也会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来量刑。根据《刑法》第233条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此基础上,对于防卫过当,应该酌

    2022-08-04 15,340
  • 被认定为过失犯罪了,法律规定过失犯罪会如何判刑的呢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并不是所有的过失犯罪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过失犯罪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要依据犯罪的情节定,情节较轻的,可免于刑事处罚。

    2022-08-06 15,340
  • 过失犯罪与公职,对过失犯罪应该如何量刑呢?

    刑法有规定的,如重大交通事故、安全责任事故等应负刑事责任;刑法没有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 因为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

    2022-08-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01:07
    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以前犯绑架罪致人死亡的情况属于绑架罪的结果加重情形,从重处罚。然而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九去掉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所以犯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则成为了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罪名,这种情况在刑法学上称为想象

    2,632 15,340
  • 如何区分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01:21
    如何区分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是民法上的注意义务的体现,民法理论上将注意义务分为三个层面: 1、普通人注意义务,以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人是否能够注意为标准,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人难以注意,也没有注意,不能认定行为人存在过失。一般人能够注意而没有注意,行为人即存

    6,757 15,340
  • 超过5年犯罪可判缓刑吗 01:00
    超过5年犯罪可判缓刑吗

    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不得适用缓刑。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适用缓刑的首要前提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则没有适用缓刑的可能性。第二,适用缓刑要求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

    1,59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周爱国律师 周爱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
咨询律师
139-3060-7951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